近期以来,湖北省黄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农业农村局、县委政法委、网信办、公安局、交运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北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2022清风行动”在该县全面展开;通过“五链紧锁”有力举措,严厉打击和惩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精织融合链,操好“基本盘”。该县将“2022清风行动”与生态环境攻坚战、长江大保护、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行业领域整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公安机关“雷火行动”等融合在一起,坚持上下结合、统分结合、内外结合、点面结合,汇聚各方力量坚决遏制非法猎捕、采集、人工繁育、出售、收购、运输、寄递、食用、经营利用、进出口活动;督导企业自律,引导网络交易、直播、短视频、社交等线上平台和市场、餐馆等线下交易场所严格管控非法贸易和经营利用野生动植物行为。
精细主责链,种好“责任田”。成立联合执法专班,全面压实地方政府和各参与单位主体责任,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坚持部门协作、全面监管、打防结合、突出重点、群防群治,形成打击、防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整体合力,保持打击高压态势,提升了野生动物执法效能,确保联合行动取得实效。
精耕宣传链,下好“及时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张贴宣传栏、举办讲座、使用电子显示屏等方式,打造全链条传播体系,大力倡导教育广大经营主体守法经营,不购进、不运输、不销售、不食用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共发放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资料3万余份;坚持以“法律六进”为主要载体和关键抓手,深入开展“野生动植物法治宣传进万家”为契机,广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为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精准打击链,落好“整治棋”。重点针对城乡农贸市场、餐馆、酒店、宾馆、动物展演等场所,查看经营者是否存在非法销售猎(采)野生动植物、非法食用野生动物、非法收购利用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进出口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及非法加工、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全面加强面上摸排、网上巡查、信息共享和情报分析研判,全方位、多角度搜集、梳理非法猎捕、采集、交易、运输、寄递、食用野生动植物活动线索,及时查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对从事生野生动物交易、食用、经营利用场所和单位,一经发现非法猎捕、采集、杀害、人工繁育、出售、收购、运输、食用、利用野生动植物案件,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构成犯罪一律按照法定程序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截至目前,联合专班对全县范围内73处城乡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野生动物展示等场所进行排查,共救助放归野生动物183只(头),破获非法盗猎野生动物案件2起,抓获非法盗猎嫌疑人5人,查获野生动物121头(只),收缴盗猎器具4件(套),有力震慑了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犯罪。
精确延长链,打好“巩固拳”。建立日常沟通渠道及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协作配合和整体作战,完善会商机制,推动行刑衔接,切实提升执法办案水平,立足常治长效,及时堵塞行业漏洞,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通报反馈、联合执法等长效机制,畅通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渠道,对重特大案件要挂牌督办,保持高压态势,有效遏制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围绕“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督促引导网络交易、直播、短视频、社交等线上平台和市场、餐馆等线下等交易场所,严格管控非法贸易和经营利用野生动植物行为,彻底净化野生动物市场,实现商品交易、网络交易和寄递流通3个市场排查、清理、整治全覆盖。后段,该县将持续通过以“零容忍”的态度,“实打实”的行动,对全县非法交易野生动植物行为进行重拳打击,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震慑,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营造保护、爱护野生动植物的良好氛围。
(张飚 张永良 梅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