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打破手术禁区,经鼻内镜造福患者   
2022-04-14 22:31:49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以往,对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等颅底肿瘤,大多施行开颅手术,对患者创伤很大。近年来,随着经鼻内镜技术的出现,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通过人的鼻腔这一自然通道,利用先进的内镜技术,就能以最小创伤将肿瘤彻底清除。
  
  视物模糊,原是垂体腺瘤惹祸
  
  52岁的徐先生视力一直较好。半年前,他感觉视力下降,看东西有些模糊。渐渐地,其双眼视野范围也逐渐变小,经常撞到门框,开车时还差点酿出车祸。
  
  “平时手机、电脑用得多,可能是眼睛老花了。”2021年底,徐先生来到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北院区眼科求诊。谁知,检查结果显示,徐先生颅内鞍区有占位性病变,大小约有3厘米,且肿瘤明显压迫视神经。
  
  原来,造成徐先生视力下降的真凶,是颅底的垂体腺瘤压迫视神经引起。很快,徐先生从眼科转到神经外科。
  
  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张华平博士介绍,人的颅底分为前颅窝、中颅窝、后颅窝。其中,前颅窝以嗅沟脑膜瘤多见,中颅窝以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常见,后颅窝多发听神经瘤。
  
  在垂体腺瘤中,由于肿瘤的不断生长,可引起神经压迫、内分泌障碍等症状,如压迫视神经引起视力下降,育龄期妇女突然月经紊乱甚至溢乳,青少年长成巨人样,成年人肢端肥大等临床表现。
  
  经鼻内镜技术,不用开颅完整切瘤
  
  颅底是头颈部重要的解剖部位,由于其解剖结构较深,且周围相邻的组织器官复杂,因而,颅底肿瘤手术治疗的难度和风险都很高。
  
  张华平博士说,垂体腺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以手术治疗为主。过去,大多采取开颅手术,对患者创伤很大。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通过人的鼻腔这一自然通道,不用开颅,就能微创实施经鼻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中,张华平博士带领团队,为徐先生实施了目前最先进的经鼻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术后第三天,拔出鼻纱条,无脑脊液鼻漏、无发热、无鼻腔流血等并发症,徐先生在术后第七天顺利出院。
  
  “经鼻内镜技术与传统显微镜手术相比,手术视野内的光线亮度高,视野更宽阔,因而没有视野盲区。内镜经鼻腔入路,由于角度的原因,可以直视下找到肿瘤的起源部位,手术通路中无神经和血管等结构遮挡,因此可将肿瘤切除得更干净,并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率。”张华平博士说,经鼻内镜技术对患者创伤更小,能够更好保护周围重要神经和组织,因而手术更微创、更安全。
  

  打破手术禁区,经鼻内镜造福更多患者
  
  颅咽管瘤,也是常见的颅底肿瘤,其治疗十分棘手。
  
  66岁的胡姨妈就是一位颅咽管瘤患者。在多次求医无果后,今年春节刚过,老人便来到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求诊。
  
  2月15日,张华平博士及其手术团队为老人实施了经鼻内镜下颅咽管瘤切除术。目前,老人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颅咽管瘤传统治疗方法为开颅手术,但也很难将肿瘤完全切除,因而术后复发率高。此外,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也较多。
  
  此前,医学界普遍认为,颅咽管瘤切除术过于复杂,不可能用经鼻内镜技术来治疗。近年来,随着经鼻神经内镜颅咽管瘤切除术的日渐成熟,国际上对于经鼻内镜治疗颅咽管瘤达成共识,但尚未形成手术指南,目前仍处探索阶段。
  
  “这是我们首次成功开展的经鼻内镜下颅咽管瘤切除术,大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张华平博士说,未来,科室将以微创化、精准化诊疗为发展方向,以经鼻内镜技术为突破口,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朱飞 涂伟)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