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黄冈市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市委小礼堂召开,并对市城管执法委两则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进行推广。
创新执法监管方式
市城管执法委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活动,实行执法检查事前备案制,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2021年高效处置企业反映的问题25起,拆除企业周边违法建设面积6000余平方米。
包容审慎监管。对市场主体优先运用“三色单”执法方式,对一般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实行“两轻一免”(从轻、减轻、免于处罚)。对市场主体积极配合管理,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的,从轻或减轻处罚,主动整改到位的,不予处罚。
“首违不罚”。停车难是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市城管执法委疏堵结合,一方面采取“能划尽划”的方式增加停车位,并全力加大停车场(位)建设,疏导缓解停车难问题;另一方面,柔性执法,强化宣传教育,依法规范停车秩序,对首次违停车辆发放温馨提示,告知违停事实,宣传法律法规,督促规范停车,不予行政处罚。
推行门店招牌设置“110”服务模式
2021年9月7日,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上,播放了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调查实录视频,视频中我市城管执法委门店招牌审批备案改为备查的举措、方便群众办事,获得各方盛赞。
市城管执法委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将高频办理事项中的门店招牌设置由备案制改为备查制,构建了门店招牌设置“110”服务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1”个电话。市场主体设置门店招牌无需上门审批或备案,只需要拨打一个电话咨询,城管执法人员就会上门宣传门店招牌规范及安全设置要求,指导服务企业和办事群众规范设计制作招牌。
“1”张表。接到咨询电话后,城管执法人员主动上门服务,现场代替企业和办事群众填写备查登记表,事中、事后加强动态执法监管,确保门店招牌设置整齐、美观、有序。同时,对设置门店招牌需要临时占道搭设脚手架或设置安全围挡的,一律取消审批,一并纳入登记备查范围。
“0”成本。城管执法人员加强街面巡逻,进行事中事后动态监管,让自己多跑路,让企业和办事群众“零跑动”,全程无需提供任何材料、不收取任何费用,让群众省事省时省钱省心。
该项改革自7月21日启动以来,上门服务指导门店招牌设置96家,全部都是“零跑动”“零材料”“零收费”,办理时限由至少3天变成日结。
(夏莹 吴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