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马蹄收获的季节。元旦假期,笔者走进崇阳县肖岭乡白马村马蹄种植基地,只见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田里忙着采挖马蹄。村民们脚穿雨靴,戴上手套,拿着锄头,有的负责翻地松土,有的则忙着把“藏”在泥土里的马蹄一个个挖出来。
“我流转土地种植马蹄180多亩,今年的收成特别好,亩产达到4000多斤。价格也非常不错,每斤3到5元。线下主要销往咸宁地区,线上通过抖音平台,销往上海、深圳和武汉周边地区。我们都是快递发货送货上门,现在每天大概是四五十单。”崇阳同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熊杜兵介绍说。
白马村的马蹄种植由来已久,是崇阳县马蹄的主产地,由于白马村的气候和沙土条件比较适合马蹄生长,所以种出来的马蹄脆甜、多汁,一上市,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进一步把马蹄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在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白马村成立了崇阳同嘉专业合作社,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把马蹄作为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合作社已建成百吨级保鲜库、通风贮存库、分拣清洗车间等初加工设备,对分拣出来的马蹄大果直接进行销售,部分中果小果通过进一步深加工制成马蹄粉,延伸产业链,大大提升马蹄附加值。
为做好产业发展的“服务员”,崇阳县税务局紧紧围绕本县马蹄产业链,积极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政策辅导精准助力马蹄产业健康、蓬勃发展。针对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法知识普及率不高,税收业务操作较少的情况,积极组织工作人员逐户走访,“面对面”向合作社以及农户普及税收相关知识,对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政策、农产品计算扣除等税收政策做了逐条逐项梳理讲解,并对发票开具、楚税通APP操作流程进行辅导,在为纳税人排忧解难的同时,持续传递税收惠农“好声音”。
“我们采取村委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今年马蹄种植500亩左右,实现产值500万元。全村有130多户农户种植马蹄,每户每年增收2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了乡村振兴,往日的“土疙瘩”变成了群众的“致富果”。白马村支部书记雷成名说。
“不仅到田间地头送政策,还为我们寻合作、拓销路,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让我们的发展更有信心了。以后农户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产业的发展潜力也越来越大,加工后马蹄粉的规格是300克一瓶,我们每瓶的价格为35.8元,目前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可以放开手脚加油干啦!”熊杜兵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崇阳县税务局立足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引导和鼓励当地群众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帮助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在推荐特色种植产品,搜集供求信号,联系产供销路,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解读促进就业创业、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有力助推了地方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罗龙军 刘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