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等国家调控政策及疫情防控影响,县市财政收入大幅减收,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黄冈市武穴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决防范财政风险,确保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2022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保”支出达347360万元,同比增加19858万元,增长6.1%, 其中:保工资同比增加10083万元,增长5%;保运转同比增加1634万元,增长21%;保民生同比增加8141万元,增长5%。
压实“标准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保”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文件精神,通过成立工作专班、优先预算安排、实行考核追责,进一步压实责任,坚决兜牢“三保”底线,确保不出现“三保”特别是保工资缺口。
增强“基本盘”。着力向上争取资金。全市共向上争取资金14.02亿元,保证了全市预算单位工资正常发放和特殊群体财政补助资金及时到位。盘活存量资金,压减一般支出。全市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达15739万元,压减一般性支出11512万元。清理暂付款项,化解隐性债务。通过催收借款对象归还资金,处置相关欠款单位资产收入归还,以及账务处理等途径,共收回暂付款16206万元,坚决遏制债务增量,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
筑牢“压舱石”。近年来,我市通过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税收成本负担9000余万元,减免税费达3亿余元,每年安排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奖补基金1500万元。通过预算挤、纵向借、横向调等办法,筹集园区发展资金4亿元,支持园区提质增效。健全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保险、企业五方合作机制,申报企业再担保贷款累计130亿元,目前在保余额9.4亿元,办理农业担保贴息贷款1.5亿元,解决企业过桥还贷资金6.56亿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持续为中小微企业“供氧输血”。设立“520”专项,安排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资金600万元,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互联网+财税服务”运用,落实简政放权,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戴益民 刘梦 陈佳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