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文明殡葬,保护生态环境。11月23日,松滋市民政局组建工作专班,深入陈店镇、万家乡、杨林市镇,调研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建设,全面摸清底数,着力补齐社会服务短板,打造绿色殡葬“民心工程”。
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拟建设的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现场,详细了解建设规模、土地规划、可行性等方面情况,认真听取各乡镇、村委干部意见建议。
生态安葬,绿色先行。随机交流环节,专班负责人秦一雄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加强公益性生态公墓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上级殡改工作要求,又是助力全市实现“双冲刺”,全面建设“三区四城”的迫切需要。
他表示,殡葬问题社会关注度高,殡葬服务涉及面广,对该项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完善措施办法、稳步有序推进,使“绿色殡葬”理念深入人心。
他指出,推行生态公益性公墓建设,首先要科学做好规划设计,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编制搞好对接,合理确定本区域公益性公墓数量、规模、布局,确保程序合规、手续齐全、接地便民。要因地制宜,灵活设计布点,打造独具特色、别拘一格的园林式生态公墓。同时,将丧葬陋习治理纳入乡风文明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效衔接,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他强调,生态公墓是手段,乡风文明是目标。在此基础上,要大力移风易俗,动员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带领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殡葬,不断提升火化率,切实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丧葬新风。
(松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