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艳阳高照,青山环绕,阳光穿过清晨山间的薄雾撒在马踏石村的乡间地头。羊肚菌大棚养殖基地格外热闹,“财政所领导为我们采购了好菌种,趁着这两天好天气,赶紧种下去。”
马踏石村是蕲春县张塝镇重点贫困村,也是张塝财政所的驻点村之一,该村山多地少、基础设施老化,村集体经济薄弱。
如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集体增收,农户致富。为了改善全村经济收入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和当地气候自然优势,张塝财政所请专家实地论证,为村谋划发展走向,带党员群众代表到浙江、江苏、安徽,省内恩施、神农架等,市内黄山、麻城,省内外多地学经验。
组织全村农户开展“我贫穷落后,我想怎么做”的发展大讨论,形成了山间林油茶、垄畈大棚羊肚菌,大田大畈稻田龙虾的生产种养板块,村集体入股,党员干部引领专业合作社带农户的多元种养模式。
35亩羊肚菌大棚基地是张塝镇财政所和驻点村共同谋划实施的培植财源项目。除了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35万元,财政所所长骆向前拿着一沓可行性报告多次到县赴市争取到了50多万元扶持生产项目资金,终于保证了正常投资生产种菌。
为集体培植了财源,给百姓输送了财富。据技术人员初步估算“马踏石村羊肚菌基地,三个月后就能收获过万斤的鲜羊肚菌。”每亩净利润可达3万余元,每年能为村集体收入增收10万余元,入股农户一股可获纯利500元。
今年4月,张塝镇财政所驻塔林村工作队在走访贫困户时看到山上油茶基地长势不佳,回所之后便马上联系了县里的农业专家,聘请专业技术员为茶农们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在油茶基地里补栽了茶苗1000棵。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100多亩的油茶基地里,一颗颗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农民们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兴高采烈的到油茶林里采摘茶果,一片忙碌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张塝镇下马沟村是有名的缺水村,一条天河,曾担负着下马沟村6个小组农田灌溉用水、排水的“重任”。然而,这几年来,因为水渠设施老化、管护不及时,导致河堤垮塌、杂草丛生、淤泥堵塞,村民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周边数百亩良田都是常年面临灌溉不足水稻减产减收不良情况。
财政所了解情况后,忧心不已。所长骆向前多次和村书记、村干共同商量对策,广泛征求党员群众代表的意见,大家一致决定,对这条水渠进行一次“大整修”,并制定了整修方案。整修水渠需要大量资金,张塝镇财政所带着村里方案,先后找县发改、水利、移民、农业农村等部门求援帮助,终于解决了64万元资金缺口,完成了这项利民的“水利工程”。
11月17日,清澈的河水汩汩流淌。村民程远、王主柱等近百人自发燃起炮竹称赞道“财政所真是我们百姓的‘解难所’”。
“5月13日去看望车门村残疾老人筹集捐款1500元”
“‘六一’前往田六小学助学4323元”
“7月慰问黄梅山村困难党员2800元”
“9月重样节看望土库村老人5000元...”一笔笔爱心捐赠,是张塝镇财政人将财富输送老百姓口袋,把温暖输送到老百姓心间的记载,一面面鲜艳的“真扶贫情为民”锦旗是村民自发对张塝财政人的美赞。
近年来,张塝镇财政所共为21个贫困村提出50条“金点子”,为16个村的产业发展和11个村的设施建设争取了700余万元“票子”,干群们无不感慨:“财政所既为我们出点子,还为我们送票子,我们一定让大棚里多长鲜菇子、果林里挂满嫩果子、油茶基地收获肥茶籽。”
(田树先 程松 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