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20:07:01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水是生命之源,从逐水而居、靠天喝水到凿井而饮、肩挑手提,再到足不出户、饮上卫生洁净的自来水,人类每一个前进的脚步都离不开水。
1961年,大冶水厂成立,开启了大冶供水事业发展新征程。60年过去,一代代供水人践行“团结奋进、追求卓越、诚信奉献、服务社会”的企业精神,跋涉坎坷、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为大冶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供水保障。
60年回首,岁月如歌。从当初杉树排的泵房小厂到如今“全国农村供水百强水厂”;从当初定时定点供应少数部门单位用水到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供水能力达40万立方米/日,DN70以上供水管线达1100千米,服务人口近百万;水源由尹家湖到大冶湖、到长江,再到饮上王英水库清泉水。大冶供水事业蓬勃发展,一路向前。
历史不会忘记,在60年代,在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没有充分的技术力量的情况下,大冶第一代供水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凭借勤劳的双手和“铁人”精神,建成杉树排水厂,为大冶人民送来甘甜。
70年代,大冶供水人用青春和热血、用智慧和汗水,攻坚克难、战天斗地、无私奉献,建成官山水厂,开辟了大冶供水事业新的纪元。
岁月不会忘记,1983年,在大冶东风路旁,大冶供水人乘改革开放的东风,高喊“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口号,挑灯夜战,建成富家山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立方米。同年,大冶自来水公司宣告成立,供水管理和服务跃上新的台阶。
2000年,港湖加压站建成,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水源为黄石自来水公司提供的长江水。大冶人实现了足不出户、畅饮长江的梦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5年,大冶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英明决断,启动了“造福于民、惠及子孙”的王英水库引水工程。劲牌公司捐资建设其主体工程。2017年建成通水,一座“设计超前化、设备现代化、运营自动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优质化、环境舒适化”的花园式工厂矗立在殷祖山水间,日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从此,王英清泉带着党的关怀、带着劲牌的深情,滚滚流向铜都大地。
2016年,大冶整合全市水务资源,组建水务集团公司,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推动管理跨越式发展。一个全新的国有企业如旭日绽放铜都。
2018年,大冶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进村入户工程,使农村用上自来水,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价、同服务”,希望的田野更添活力。
近年来,大冶市务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引,抓管理、强服务,奋力谱写大冶供水事业发展新篇章。
当人们进入梦乡,大冶水务集团查漏人员深入街头巷尾,倾听大地的律动,维护城市的供水“血脉”。
无论酷暑严寒、白天黒夜、工作日还是假日,供水抢修热线24小时畅通,供水抢修队伍枕戈待旦,一有任务,立即奔赴现场。
关键时刻,把人民的利益视如泰山;危难之时,义无反顾冲上一线。2019年夏秋那场50年不遇的大旱,大冶供水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岗位,确保供水安全,给干涸的土地送去源源不断的清泉;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大冶供水人逆旅出征,坚持奋战在第一线,用汗水和生命保障医疗单位及广大居民用水,确保了供水“生命线”的畅通。
60年甲子轮回,一个优秀的责任国企诞生铜都;60年时光荏苒,一个光荣的供水团队享誉大冶。
如今,大冶水务集团沐浴建党百年的荣光,凝心聚力阔步迈进新时代。
大冶市水务集团视水质为企业生命,不断加强水质检测,确保优质供水。购置先进检测设备、打造优秀检测团队,坚持“两级管理三级检测”,建立起从“源头”到“水龙头”全流程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出厂水质始终符合国家106项要求,出厂水质合格率100%。
认真做好管网巡查、管道抢修和供水设施维修保养工作。以管网巡检科学化、管网抢修规范化、供水设施管理专业化为抓手,确保水量足、水压稳、水质好。不断加强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和二次供水管理,保障居民用水“最后一公里”安全。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优质服务。简化用水报装流程,严格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坚持开展“进社区、进企业、送服务”活动,解决用户用水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倡导“上善若水”“清廉如水”的企业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立足新时代、践行新理念、开启新征程。大冶市水务集团总经理余志新表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凝心聚力,抓管理、强服务、谋发展,为保障“安全、优质、高效”供水,促进大冶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陈立新)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