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某企业职工代表手持锦旗来到荆州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激动地说到:“衷心感谢调解员们的辛勤付出和公正调解,你们不仅帮职工们拿回了血汗钱,也让企业从纠纷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真是为我们双方解决了大难题!”
时间回溯到3年前,该企业历经改制重组后因经营不善,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45名职工工资被长期拖欠。职工们从最初的焦急等待,到多次与企业沟通无果,再到踏上漫长的维权之路,深感身心俱疲。
2025年7月,该企业职工代表到荆州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申请调解,荆州市劳调委受理后了解到该纠纷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单位经济状况差,给付工资困难重重。为有效化解纠纷,中心迅速指派6名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调解员组成调解工作专班参与调解。
调解专班在接受任务后,第一时间制定专门调解方案,并明确分工:“倾听组”负责与每一位职工(或委托人)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诉求,安抚激动情绪,建立信任基础,厚厚的谈话笔录,满是职工们的核心关切。“审核组”负责审核职工们提供的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等证据材料,为后续调解提供坚实的证据支撑。“沟通组”负责与企业代表进行沟通,既讲法理,陈述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也讲情理,分析纠纷久拖不决对企业声誉和后续发展的负面影响,通过反复磋商力求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当调解遇到困难无法推进时,调解员们立即改变思路,采取“背对背”与“面对面”相结合方式,一方面向职工们解释企业的实际困难,争取理解,引导大家依法理性维权;另一方面,积极协助企业梳理资产,探讨可行性支付方案。当了解到该企业部分资产已抵押给某银行且被法院依法拍卖,调解员又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希望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支付职工工资,经多方协调,得到银行与法院的支持。在6名调解员多日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协议。在制作调解文书阶段,调解员们字斟句酌、认真审核,确保每一份协议都条款清晰、权责明确、于法有据,彻底消除双方的后顾之忧。
一面鲜红的锦旗,既是对调解员专业能力与辛勤付出的最高褒奖,也生动诠释了人民调解在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作用,更彰显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独特魅力。据悉,今年来,荆州市矛调中心成功调解纠纷1070件,其中,化解涉企纠纷284件,化解亡人纠纷99件。
(邓传红 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