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荆州市司法局积极融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主动协调公证、律师等专业法律服务力量,携手市场监管等部门,聚焦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链条中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精准服务、法治赋能等务实举措,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精准服务上门,筑牢商业秘密“防护墙”
面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商业秘密保护难度大、维权成本高等现实困境,荆州市司法局精准施策。2025年8月,组织经开区司法分局、荆江公证处等单位,联合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组建专项法律服务团队,主动走进园区、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的法律“诊断”。团队通过“公证存证+法律指导”的组合服务模式,有效帮助企业强化了对核心工艺、关键实验数据等商业秘密的保护能力。
期间,服务团队先后走访了1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围绕商业秘密秘点的科学梳理、证据的有效固定、内部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等内容,为企业提供了“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法律解决方案。针对企业提出的“秘点认定标准模糊”、“公证文书效力在融资环节如何有效衔接”等具体问题,公证人员及法律专家给予了详尽的法律政策解读和操作性强的解决路径。此次专项服务成效显著,其中4家企业得益于公证服务强化了其技术秘密保护和信用背书,经银行综合评估,成功获得了总额达3000万元的信用贷款,实现了商业秘密保护与价值应用的创新突破。
法治赋能驱动,护航专利转化“快车道”
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的转化运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通专利转化过程中的堵点,11月11日,荆州市司法局联合经开区市场监管局、长江大学,共同举办了“专利转让许可、专利产品备案及专利保护工作对接会”。会议特别指派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的资深律师,为与会的20余家科技型企业进行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题辅导。
专家律师采用“以案释法”的生动形式,紧密结合荆州本地司法实践,将复杂的法律条款融入真实鲜活的案例之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专利保护的法律要点和维权策略,有效解答了企业家们在知识产权维权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为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活动现场还建立了“一对一”的常态化联系机制,服务团队承诺将持续为企业提供包括专利检索分析、许可转让协议起草、法律咨询解答等在内的后续专业支持,确保服务不断线、赋能见实效。
下一步,荆州市司法局表示,将持续深化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进一步推动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向园区、向企业集聚。通过不断优化涉企、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努力拓展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覆盖广度与服务深度,提升保护质效,致力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更加“轻装前行”,为荆州持续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