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荆州市司法局主动作为,在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展现司法行政担当,通过积极协调公证、律师等专业法律服务人员,会同市场监管部门等单位,聚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痛点难点,通过精准服务、法治赋能为“创新”助力。
精准服务送“上门”,筑牢商业秘密“防护墙” 。针对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难度大、维权成本高等问题,2025年8月,荆州市司法局安排经开区司法分局、公证处等单位,会同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诊断,通过“公证存证+法律指导”组合拳,有效强化了企业核心工艺、实验数据等商业秘密保护力度。服务团队先后走进1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围绕商业秘密秘点梳理、证据固定、风险防控等内容,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公证员针对企业提出的“秘点认定标准模糊”“公证效力如何衔接融资”等问题,热情细致提供法律政策解读与解决方案。更有4家企业因此次公证得以增强公司信用,经银行综合研判,获得3000万元信用贷款,实现涉企商业秘密保护和应用改革的成功。

法治赋能,护航专利转化“快车道” 。知识产权保护即使对于很多法律工作者而言,也是一个非常专业甚至是“高深”的领域。对企业来说,更关乎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否能长久。11月11日,荆州市司法局与经开区市场监管局、长江大学共同举办了“专利转让许可、专利产品备案及专利保护工作对接会”,并指派市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律师为前来参会的20余家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题辅导。 通过“以案释法”形式,结合荆州地区司法实践,将生动的案例与法律条款相结合,解答了企业家对于知识产权维权的各种困惑。服务团队现场还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承诺为企业提供专利检索分析、许可协议起草、法律咨询解答等后续支持。
据悉,下一步,荆州市司法局将持续深化部门协同,继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不断优化涉企、涉外法律服务,推动知识产权法治保障覆盖更广、质效更优,让企业在创新路上“轻装前行”,为荆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