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杨运红)有这样一支队伍,它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在为民解纷纾困中彰显检察担当,凝练“冶检红心护航”品牌,它就是大冶市检察院第三党支部。
“冶检红心护航”品牌中,“冶检”代表了承载千年矿业文明的城市——大冶;“红心”凸显党建引领的核心地位;“护航”寓意为困难群众、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与生活困境“保驾护航”。
一颗红心,是司法为民的温暖底色
“冶检红心护航”,这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大冶市检察院第三党支部的党员干警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探索司法救助与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干警们深知,司法救助不仅是办案,更是做群众工作。他们将党建的旗帜插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让“红心”成为司法为民最温暖的底色。
通过“党建+司法救助”主题党日活动,干警们的脚步踏遍了需要帮助的群众家门,用心倾听,用情记录。在每一个司法救助案件中,党员干警总是冲在最前头,他们是司法救助线索的排查员、困难群众权益的保障员。这颗为民服务的“红心”,确保了每一次救助都饱含着党的温暖,精准抵达困难群众心坎。
一曲合唱,汇聚社会各界的爱心暖流
司法救助,不是检察机关的“独角戏”,而应是一场汇聚社会暖流的“大合唱”。
在内,打破部门界限,建立起高效的内部案源线索互通机制,确保任何一个环节发现的困难群众都能被及时纳入救助视野。三年来,内部移送的49条线索,让救助的关口大大前移。
在外,主动与农业农村、妇联、民政等12家单位携手,签订《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让信息共享、线索互通成为常态,为困难群众打开了更多希望之门。
更广处,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引来源头活水。在办理孟某某司法救助案时,干警们多方奔走,最终促成某科技公司主动伸出援手,承诺承担孩子中专期间的全部学费,让爱心企业的力量化作党的关怀,为孩子的未来护航。
一份真心,守护每个家庭的急难愁盼
该品牌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从“坐等上门”到“主动寻访”,从“一次救助”到“长久关怀”,切实把救助工作办到人民的心坎上,让司法救助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在案件来源上,再赋能。借助“司法救助法律监督模型”,变被动为主动,在数据长河里,精准锁定,找准线索。刑事被害人孟某某的救助案,正是在这个模型的帮助下被主动发现,并迅速启动了市县两级检察院联动救助。
在救助力度上,再发力。该品牌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人群,不仅是案件受害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残疾人、困难妇女等涉案特殊群体,都成为他们重点关怀的对象。三年来,72件司法救助案件温暖了近百组家庭,帮助5人纳入低保,协助3人办理残疾证,力求“应救尽救”,不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掉队。
在救助内涵上,再延伸。救助不止于金钱,更在于给予希望和未来。在罗某某救助案中,不仅送上救助金,通过民政部门落实临时监护;针对家庭责任缺位问题发出《督促监护令》,督促其父母履行监护职能;通过支持起诉,帮母亲争回抚养权;联合多方力量,为孩子解决了入园难题,为母亲找到了公益性岗位。这套“组合拳”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从根本上帮助这个家庭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冶检红心护航”品牌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孟某某国家司法救助案”获评湖北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团队荣膺“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等多项荣誉,多名干警立功受奖,经验被50余家媒体报道,一项项荣誉背后,是群众一张张满意的笑脸。
展望未来,“冶检红心护航”品牌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司法救助“扶危济困”优势,强化府检联动,聚焦困难群众关切,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持续完善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高质效开展司法救助工作,以实际行动处理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擦亮“冶检红心护航”这块金字招牌,为平安大冶、法治大冶的建设持续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