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底蕴深厚,“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与“一鸣惊人”的创新气魄在此生生不息。植根于此的荆州区人民法院,勇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使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锐意探索,着力构建协同保护新格局,以司法之力护航区域创新活力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凝聚协同共治力
打造多元联动“新高地”
知识产权保护非一日之功、亦非一院之责,荆州区法院主动搭建平台,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大保护”工作体系。
搭建联动之桥,行政司法同频共振。召开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府院联动会议,联合12家市级、区级单位共商保护路径。区法院联合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新闻出版局共同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实施办法》。与沙市、江陵、监利、洪湖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跨区域一体化协作机制,推动构建从“单打独斗”到“多元联动”、从“地域分割”到“区域协同”的全链条保护格局。
开辟多元之路,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积极整合调解组织、行业协会等第三方资源,打造“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今年以来,通过多元联动共化解知识产权案件463件。在一起涉本地特色蔬果企业的外观专利纠纷中,某企业擅自销售与江陵三湖黄桃外观专利、标识相同的黄桃包装箱,江陵县知识产权局接到投诉后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共同向荆州区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体现了行政与司法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有效协同与无缝衔接。
开启赋能之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长江大学法学院共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工作站”,推动审判实践与学术研究深度融合。举办学术研讨、课题调研、普法宣传等活动5次,实现高校智力支持与法院实战经验互补,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探索保护创新模式。
激活机制驱动力
注入高效解纷“新动能”
紧扣创新主体对维权效率的迫切需求,荆州区法院深化审判机制改革,借助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让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更加便捷、高效。
繁简分流,开辟解纷“快车道”。开辟知识产权案件“绿色通道”,对简单案件优先适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等,推行集中审理。如在某医院公众号图片侵权案中,法官仅用13天促成调解,大幅缩短维权周期。今年以来,通过简易程序审结案件396件,平均办案时间缩短12天。
示范判决,实现类案“批量解”。针对系列性纠纷,采用“示范判决+类案调解”模式。在上海某企业诉多家经营部不正当竞争系列案件中,精选6件典型案件先行判决明确规则,进而引导其余当事人参照达成调解,成功化解41起纠纷,实现了“审理一件、化解一片”的规模效应。
智慧赋能,助推办案“加速度”。全面应用在线立案、调解、庭审、电子送达等信息化手段。在7起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中,通过“合并审理+云端调解”方式,促成双方在线达成调解并履行,科技赋能有效打破了传统诉讼的时空限制。
提升司法威慑力
构建知产保护“新格局”
荆州区法院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挥法律之利剑,持司法之天平,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权威性与震慑力。
筑牢刑事打击高压线。依法从严惩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审结相关刑事案件8件,判处罪犯14人。在假冒“茅台”“五粮液”等注册商标案中,对三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非法印刷销售盗版书籍案中,彻底追缴违法所得、没收犯罪工具,铲除侵权再生基础,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划定惩罚赔偿警戒线。在民事审判中,对主观恶意明显、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依法探索适用惩罚性赔偿。例如,在一起短视频著作权侵权案中,被告剪辑篡改他人原创视频并传播获利,法院在查明事实基础上,酌情判决其赔偿权利人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30000元,显著提升了侵权代价,明确了“侵权必付出沉重代价”的司法导向。
拉紧权利保障防护线。严格适用证据规则,及时有效阻遏侵权行为。通过选任长江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荆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等具有专业背景的专家陪审员等方式,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助力精准裁判,确保案件审理经得起法律与技术的双重检验。
延伸服务保障力
涵养创新文化“新生态”
司法保护不仅在于案件的公正裁决,更在于法治精神的弘扬和创新文化的培育。荆州区法院深耕普法宣传与司法服务,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播撒法治之种,普法宣传先行。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科学技术局、发明协会等单位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举办开放日、组织模拟法庭等形式讲好知识产权故事。院领导包联重点企业,“点对点”提供法律风险防范指导。今年共发布案例21篇,进企普法10次。
献计治理之策,司法建议赋能。对审判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监管漏洞,及时向相关单位发送司法建议。针对审结的近60起涉及幼儿园、中小学等学校侵害著作权人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案件中,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推动树立“先授权后使用”的法治观念,促进了从源头上预防纠纷。
延伸司法温度,跟踪回访服务。建立案件判后跟踪回访机制,关注判决履行效果及企业发展。今年7月份,荆州区法院积极开展“案件回访”活动,8月份对辖区内44家规上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走访企业、问卷调查、针对性普法等方式,帮助企业强化保护意识、改善经营管理,让司法保护更具温度,护航企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