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江市人民检察院创建“小龙侠护苗工作室”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品牌,加强与教育、民政、妇联、公安等部门合作,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以“我管”促“都管”,形成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合力。
深度融合履职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1.以最快响应为原则,以最终解决为目的,灵活运用行政磋商、圆桌会议等方式高效履职。
为考生营造良好的环境。针对发现部分工地、路边施工点在高考期间仍继续作业造成周边噪音污染的问题,迅速联系相关行政机关召开行政磋商会,行政机关积极履职,对施工点暂予关停。

解决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针对实验小学北校区周边道路交通严重拥堵,师生上下学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开展公益诉讼诉前磋商,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社工、教育专家等进行检察听证,确定合理方案后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2.积极搭建全方位未成年人救助平台,落实"法律救助+物质救助+心理救助"三重救助模式。

对27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综合救助。主动链接资源,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开展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发放司法救助金20余万元,发出督促监护令63人次。加强对涉未成年人监护的关注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主动提供法律咨询,立足刑事案件办理,对涉未成年人监护支持起诉3件,均获法院判决认可。联合汉江分院为5名事实无人抚养孤儿、困境儿童送温暖,助力2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
3.延伸办案触角,强化行刑衔接工作。

加强与行政机关沟通协作,强化行刑衔接工作。在接到有学生家长反映孩子网络小说充值的线索后,深入调查并发现其中有4起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及时引导行政执法部门收集固定证据材料,要求严格依法查明案件事实。为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对其中一起涉嫌刑事犯罪的线索,监督行政机关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引导侦查取证,实时跟踪侦查进展,及时发现、整改非法出版物的传播。
加强法律监督 推进溯源治理
小龙侠护苗工作室办理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案件31件,支持起诉案件5件。
1.紧盯重点领域,以能动履职助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

针对未成年人进入不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及经营性KTV和酒吧提供未成年人有偿陪侍的情形,向公安、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开展全市大清查活动,对娱乐场所开展突击执法行动6次,查办娱乐场所违规经营案件25件,停业整顿违法经营KTV5家,下达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55份,查处未获许可擅自经营案1起,吊销经营许可证1家,与业主签订《娱乐场所治安责任书》30余份。

针对部分文身店接纳未成年人文身、使用未注明中文标示的插入式针头及颜料进行文身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向市场监管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市场监管局依法做好文身服务相关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工作并宣传法律法规,在办理经营范围注明“文身服务(除面向未成年人)”,全市100余户文身店、理发店、美甲店、美容店张贴“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警示标示,并对发现使用非中文标示的产品及时查处下架。

针对部分学校未履行从业限制制度,校园安全风险预警和防控不到位的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市教育局组织对潜江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共计3000余名教职员工进行涉性侵违法犯罪记录查询,撤销5人教师资格,并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员工多发的9万余元工资予以追缴。
2.拓展新领域,全方位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关注婴幼儿及儿童服装安全。以送达检察建议的方式,助推相关行政部门守好婴幼儿及儿童服装安全保障“防火墙”,防止不合格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流入市场、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构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办理书店违规、加价销售中小学教科书的诉前审查案件,督促行政机关以教材行业治理为契机及时对出版物加强监管,推动开展暑期文化市场集中执法行动,重点围绕校园周边开展涉未成年人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引导和督促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合法规范经营。
犯罪记录封存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向市公安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推动公安机关警综平台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模块上线并及时封存。
潜江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引领,以“四大检察”融合履职为路径,以司法保护助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持续擦亮“小龙侠护苗工作室”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品牌,为青少年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