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一座高炉的“蝶变腾飞”
2025-09-10 17:30:57 来源: 点击: 0
       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张国庆)立秋过后,暑热未消,湖北省大冶市灵成工业园内,钢铁骨架在烈日炙烤下泛着金属冷光,高大炉体裹挟热流直冲云霄。大冶旺成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成公司)高炉前,赤红的铁水如熔岩般奔涌而出,溅起的火星炸开璀璨的光斑——这条刚打通的“铁水动脉”,正以1500℃的高温重新焊接起断裂的产业链。
       “三年了,没想到厂子还能活过来。”工人们欢呼雀跃。这簇重燃的炉火,不仅点燃了这座工业城市转型的希望,更折射出一场历时26个月的司法突围——从职工、债权人围堵法庭的绝境,到28个部门联动的破局,这座曾负债7.2亿元、核心资产“悬空”的企业,竟在“府院联动”的合力托举下“蝶变腾飞”。
       “百强企业”高炉熄火
       大冶,这座有着三千年冶炼史的钢铁城市,大小企业如星火散布,而旺成公司——这家曾跻身黄石制造业百强榜的金属铸造业,却成了时代齿轮下一枚生锈的铆钉。
       斑驳的锈迹如皮肤病般在高炉表面蔓延,墙体涂料成片剥落,裸露的钢架结构逐渐腐烂……这座年产40万吨铁水的“园区心脏”自2022年10月彻底冷却后,厂区逐渐沦为“工业废墟”,成为城市景观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这炉子,当年可是咱们的命根子啊。”老工人赵某摩挲着冰凉的炉壁,指尖沾满红褐色的铁锈。他想起三年前炉火正旺时,铁水奔涌如熔岩,映得整个车间通红。如今,只剩下冷寂和衰败。
       旺成公司是黄石市经济增长点项目、大冶市十大工业振兴项目,成立于2016年,主营金属新材料研发、汽车零部件加工及金属铸造等业务,总占地面积350亩,拥有300立方米铸造高炉及烧结车间、喷煤车间、铸铁车间、汽轮发电站等资产。由于资金链断裂和经营管理不善,企业被迫停产,402名职工被迫离岗,公司负债总额达7.2亿余元。
       “工资拖了几年,养老保险也断了,现在连厂子都要没了……”车间主任刘某蹲在厂门口,狠狠吸了口烟,烟灰簌簌落下。
       更为棘手的是,其赖以生存的核心资产——土地、高炉、厂房,均处于租赁状态,自身名下几乎“一无所有”,且高炉尚欠租金5000万元。职工、债权人怨声不断,纷纷上访,矛盾一触即发。
       “还钱!还钱!”一群债权人堵在厂区门口,挥舞着欠条,声嘶力竭。
     是破产清算还是重整?清算意味着数百名职工失业、债权人损失惨重,更关键的是产业链断裂。旺成公司的高炉日产1200吨铁水,可以支撑6-10个下游企业,对园区发展至关重要,且旺成公司具备金属材料铸造、锻造等成型加工能力,拥有一批掌握冶炼技术的专业人员,虽陷入困境,但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不能倒,绝不能倒!”大冶法院破产审判团队负责人郭刚翻看着厚厚的案卷,眉头紧锁。他清楚,一旦清算,402个家庭将陷入绝境,整个产业链也会遭受重创。
       2023年5月,为挽救困境企业,面对“无产可破”的绝境,大冶法院依法裁定受理旺成公司破产重整案,采取“竞争+摇号”方式选定联合管理人进驻公司,并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经审计评估,旺成公司自有资产价值约3000万元,均附着于租赁的铸造高炉系统,若无铸造高炉为主体,其资产无实际使用价值。”郭刚站在会议桌前,声音沉稳却透着压力,“如破产清算,402名职工的权益无法保障,债权人能兑现的权益为零。”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那我们投进去的钱就打水漂了?”许多债权人猛地站起来,脸色铁青。
       “该案涉及138名债权人的普通债权及职工工资、养老保险、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是近年来大冶涉金额最大、最为复杂的民营企业破产重整案件,是摆在法院面前只能打赢、不能打输的战役!”大冶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目光如炬,“既要通过重整化解7.2亿债务风险,保住402个职工家庭。更要让园区产业链重获铁水供给,绝不能因企业倒下拖垮整个产业生态!”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博弈,更是一场关乎数百个家庭和整个城市工业命运的生死抉择。
       “府院联动”蓄势破茧
       “若能招募投资人注入资金,旺成公司将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保障职工和债权人利益。”大冶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黄开文在联席会议上强调。
       然而,旺成公司重整面临7.2亿资金缺口,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如何破解高炉权属、土地使用权问题?如何招募投资人?这些难题都成了重整“拦路虎”。
       “我们注意到翊通公司就在隔壁园区,如果能促成合作,每年能省下4000-5000万成本。”郭刚立即提供线索。
       然而,设备老化、产权不清、政策壁垒等问题让翊通公司望而却步。且重整欠付的租金变为优先债权,将挤占偿债资金,导致职工债权等无法受偿。投资人需承担高额租金,翊通公司不愿意投资,重整工作陷入僵局。
       为破解重整困局,大冶法院启动破产重整“府院联动”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破产重整工作专班,由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政法委等28家部门单位通力协作,帮助旺成公司盘活重生。
       一场“府院联动”的“破冰行动”就此展开。
       为了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市重整工作专班人员、相关成员单位和灵乡镇相关负责人足迹踏遍贵州、深圳、广东、重庆、山西等地,与众多潜在投资人艰难谈判,然而,高炉经营的专业门槛和复杂的资产状况让许多企业主知难而退,价格也难以达成一致,一时间旺成公司成了“烫手山芋”。
       “要推动重整取得突破,必须先解决高炉权属和土地使用权这两大核心问题。特别是若能促成高炉租金调整,将为后续工作打开突破口。”然而高炉出租方不同意调整,坚持要求每年1700万元的固定租金且必须全额付清前期欠款5000万元,导致投资人运营成本过高、回报率极低。同时,350亩经营场地的租赁僵局让重整工作降至冰点——出租方拒绝签订新的租赁合同,导致35千伏高压线路改造、新增设备等必要审批因缺乏土地使用权证明而无法推进,复产所需的能源保障被彻底切断。重整工作再度陷入僵局。
       正一筹莫展之际,事情出现了转机。审判团队经多方调查了解到,2024年4月高炉出租人将高炉抵押给某银行进行贷款,由旺成公司担保,后因未履行还款义务,银行起诉高炉出租人和担保方旺成公司,法院依法查封了高炉。
“何不收购高炉?这样既解决了产权归属问题,又解决了投资人顾虑。”面对这一契机,郭刚大胆提出“执破融合”的构想。审判团队和管理人随即与翊通公司开展第四轮谈判,确认其愿意在合理价格下通过司法拍卖收购高炉。
       然而,这一过程也充满不确定性:银行可能不申请强制执行、拍卖可能被其他竞买人高价竞得、出租人也可能筹钱保住高炉。为此,一行人再次与旺成公司谈判,详细分析拍卖流程风险、竞价策略和后续经营方案,并承诺提供政策支持,最终坚定了投资人信心。
       好在事情都在按预想的方向发展。2024年8月,法院判决高炉出租人偿还贷款本息1亿元,旺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判决生效后,因高炉出租人未履行义务,银行申请强制执行。
       2025年4月16日,经过两轮拍卖(首轮因价格过高流拍),翊通公司关联公司最终成功竞得高炉,依法取得了高炉产权。
       在土地所属权方面,市专班人员历经多轮艰苦谈判,最终为翊通公司争取到了一份宝贵的10年期土地使用权租赁协议,为重整扫清了关键障碍。
       “技改升级”铸链腾飞
       2025年7月,大冶法院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并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裁定批准旺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
       根据重整计划,翊通公司出资3000万收购旺成资产,用于安置职工,另拿出2200万偿债资金,有效解决债权清偿问题。
       成为正式投资人后,翊通公司投入2亿元资金进行全面技改升级。包括新增余压余热发电,利用高炉所产出的煤气压差和富余煤气发电,一年发电量达6000万度,节约电费约3000万元。烧结产能技改提升,将48平方米烧结机升级扩容至75平方米,并创新引入烟气循环技术,实现增产不增污。制氧技改提升,保障高炉高效运行。
       焕新后的旺成公司与翊通公司合二为一,总占地面积达500亩,固定资产投入8亿元,是生产高品质离心球墨铸铁管的优质企业。技改升级项目投产后,这座高炉年产出40万吨优质铁水,通过翊通公司自主研发的短流程工艺,可直接转化为高端球墨铸铁管,相比传统流程降低能耗18%,是践行“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
       据悉,该项目预计年产值20亿元,将成为灵乡镇域经济新引擎。产业链条全面激活,项目的投产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形成铸造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该项目计划新招收员工1000人左右,这些岗位将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破产审判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起点。旺成公司重整计划获批后,市政府迅速出台专项政策,协调电力部门完成35千伏线路改造,确保复产能源供应。同时联动自然资源局、经信局等部门,打通政策壁垒。各部门通力合作,依法办理财产移交手续,完成股权变更登记及信用修复,解除银行抵押登记,动态跟踪职工安置、税费优惠等事项,为旺成公司蝶变重生提供制度保障。
       7月29日,旺成公司举行高炉技改升级项目点火投产仪式。
       炉火熊熊,映照着工人们坚毅的脸庞。在这重燃的火焰背后,是28个部门的通力协作,是大冶法院“府院联动”破解企业困局的生动实践,更是大冶干部担当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炉火不息,法治长明——这座高炉的涅槃,正为这座千年矿冶之城向绿色智造新城的转型升级写下精彩的注脚。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