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1 13:16:13 来源: 点击: 0
9月18日,看着装载着硫酸的运输车驶出园区,顺利开往接收厂区,检察人员连日来因为担心硫酸泄露造成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而高悬的心终于落地。至此,这起跟踪三个多月的尾矿安全治理划上圆满的句号。
据悉,2007年嘉鱼县某锰业公司成立,是一家主要从事锰矿开采、冶炼、科研、销售于一体的中型企业。2014年10月份因严重亏损停产至今,厂区内有四个可储存量达3000吨的硫酸罐,停产后罐体是否被清空?残留的硫酸是否存在泄露风险?企业及相关行政机关并未掌握具体情况。
嘉鱼县检察院在开展尾矿库治理专项监督过程中发现,由于厂区设施设备长期缺乏管理维护,加之硫酸对罐体造成的腐蚀,硫酸罐体护栏多处腐烂断裂、根部阀门锈蚀严重,存在泄露的风险。一旦泄露,将对罐体下方的土地、池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引发重大灾害事故,必须立即查明。
嘉鱼县检察院随即向咸宁市人民检察院汇报。咸宁市院确定以一体化办案机制推进,迅速启动线索调查核实工作的思路。2023年7月5日,两级检察机关组织市生态环境,县应急管理局,乡镇人民政府,企业代表召开圆桌会议,要求企业迅速清查停产台账,查明罐体内残存硫酸量,各行政机关加强履职,做好安全指导,防范泄露风险。最终,查明1-3号罐基本清空,4号罐存放有浓度91.8%的硫酸约235吨。
如何从锈迹斑斑的罐体中取出硫酸,如何破解停厂企业无危险化学品销售资质,如何实现硫酸处置过程的闭环管理,成为摆在企业和行政机关面前的一道难题,处置工作迟迟难以推进。
面对如此重大的环境污染风险,咸宁市检察院与嘉鱼县院分别按管辖立案监督,并于2023年8月8日组织咸宁市生态环境局、嘉鱼县应急管理、嘉鱼县交通局、嘉鱼县公安局、镇政府和企业等相关单位召开磋商会,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处置风险进行研判,共同制定危化品(硫酸)处置方案,达到妥善处置、保护环境的目的。
与此同时,嘉鱼县检察院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8月15日,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玉坤;副县长杨富佳组织检察院、公安局、交通、应急、环保等部门召开危化品处置及环境问题整治专题协调会议,明确由企业委托本地有危化品销售资质的公司,将危化品销售给省内另一家公司进行再利用的处置方案,要求检察院全程监督,各部门高效联动,各司其职,在8月30前将危险废物处置完毕。
鉴于硫酸的高腐蚀性和罐体长年未经维护保养,硫酸抽取工作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尝试、失败,反复修改抽取方案。9月14日,经过10天的反复调试,硫酸终于通过搭建的管道流入危化品运输车罐体中。4天后,装载235吨硫酸的危化品运输车队经护送安全离开嘉鱼境内。
经跟踪,该批硫酸顺利与接收厂家对接入库,实现了再利用。如今该锰业公司的厂区内,不再存在危化品泄露风险,环境污染隐患也被彻底消除。
据介绍,近年来嘉鱼县检察院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开展尾矿库治理、危化品处置等专项行动,以公益诉讼检察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充分发挥检察智慧。下一步,该院将进一步加强与职能部门的协作,扎实开展隐患大排查,为打造五高新嘉鱼贡献检察力量。
(李颖)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