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队伍建设是检察机关永恒的主题,今年来,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将青年干警成长工程作为推动咸安检察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咸安检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
以党建为纲,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制定《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全面提升青年检察人员素能实施方案(试行)》,从提升政治素养、增强履职能力、加大人员选拔适用力度等三个方面加大对优秀青年检察人员的培养,由青年正式干警组成“行知”理论研究青锋队和“检愿”志愿服务青锋队各1个。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以党支部为阵地,院党组讲授专题党课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巩固、深化青年干警政治理论功底。同时,畅通交流渠道,组织院领导、支部书记等同党员干警交心谈心56人次,系统掌握干警的思想动态,加强政治引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融合党建与检察业务工作。针对青年干警对检察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全,服务大局、参与社会治理水平不高等现状。该院检察长带头授课,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活动。围绕讲政治与抓业务的有机统一,让业务工作更深更实体现政治要求,先后开展案例研讨会、青年大讲堂、干部夜学200余人次,引领青年干警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塑造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该院未成年人检察办案组荣获“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表彰。2名青年干警获区“优秀共青团干部”、1名青年干警获“优秀共青团员”表彰。2名青年干警在咸宁市委组织部“诗润青年心、词咏桂乡情”诗词活动分别得到“三等奖”和“最佳风采奖”。开展优秀党员争创活动,把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作为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评选表彰优秀青年共产党员4名,在全院青年干警中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先进典型的正能量不断递增。
以实践为媒,培育“强健筋骨”
一是推进“青蓝结对,导师帮带”试点工作。不断推进新进公务员“青蓝结对,导师帮带”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从院党组成员选出4名师父,与7名从事检察工作不满3年的青年干警结对,进行为期两年的传帮带,重点帮助年轻干警解决实践经验不足、群众工作经验欠缺等问题。通过积极开展举办讲座、经验交流、帮扶指导、跟踪督促等“十个一”的帮带措施,有效促进了司法办案经验在资深检察官和青年干警之间有效传承。二是开展各类实战活动。建立青年干警案例研讨制度,采取“授课+研讨+点评”的方式,组织青年检察官助理对典型案件进行集中研讨,并邀请业务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检察官对研讨活动进行点评。选任了13名青年干警担任咸安区各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举办模拟检委会、观摩法庭庭审、法治进校园等活动12余次,组织8名干警列席检委会学习,锤炼了综合能力。三是投身服务大局工作。组织青年干警参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平安咸宁全域提升”活动,全体青年干警共下沉开展走访100余人次,发放宣传册2000份,在实践中锤炼为民初心和使命。安排20名年轻干部到12309大厅参与控申轮值接访,通过轮岗接访,去听取群众诉求,真切感受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热点问题。同时,将“检察蓝”与“志愿红”融为一体,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50余名干警共完成志愿服务近2000余小时。
以关爱为基,打造“广阔天地”
一是加强入职思想引导。对新入职的青年干警开展入职谈话,围绕思想政治、纪律作风等关键问题展开岗前培训,为青年检察干警的健康成长系好“第一粒纽扣”。同时,依托青年干警成长工程,组织新入职青年干警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政务礼仪、财务制度规范、廉洁警示教育等课程,增强青年干警对检察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把理论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的能力。二是选拔优秀青年干警。持续关注年轻干警的培养使用,该院后提拔了共8名85后、90后青年干警担任部门正副职,培养了5名85后员额检察官。敢于压担子、交任务,充分调动了青年干警积极性,营造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工作环境。三是打造文体活动盛宴。该院积极开展具有新时代特色和检察业务需要的文体活动,改造篮球场、增设乒乓球台,与咸安区法院、咸安区公安局共同开展读书分享会,与兄弟单位以球会友,丰富了青年干警的业余生活,提高工作积极性,强化主人翁意识。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