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曾甜甜 柯美中)朋友之间偶尔借用手机使用,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情,但令陈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好友”舒某三番五次借手机,不是为了打电话、玩游戏,而是偷偷转走了自己帐户里的11.68万元用作网络赌博……近日,舒某被阳新县检察院起诉至法院,经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五千元。
家住阳新县白沙镇的舒某与陈某是相识十余年的“老朋友”,双方经常一同出行游玩,为人大方的陈某经常借钱给舒某。没想到,一直没有收入来源的舒某却起了“歪心思”,偷偷观察,逐渐掌握了陈某的手机开机与支付密码。
今年1月2日,两人一起相约游玩,期间舒某称自己需要借陈某手机玩游戏,陈某便把手机给了他。“如果不是他忽视了删除这笔交易订单,我还一直被蒙在鼓里!”陈某回家后打开支付宝看到有一笔1万元异常交易,翻看余额才察觉存款“莫名其妙”少了十几万元,便立即打客服电话要求恢复转账记录,发现竟然与舒某支付宝账号有20余笔金额不等的转账。
原来,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舒某利用陈某对自己的信任,以自己手机没有电需要借用陈某手机打电话、玩游戏为由,先后24次从陈某的支付宝账户给自己转账,数额高达11.68万元。为掩人耳目,每次转账后,舒某便立即删除了转账记录,陈某丝毫没有察觉账户异常,直到碰到这次“意外情况”才发现账户里的钱不见了。
“怕被发现,起初我都是转一两千元后赶紧删除记录,等了一段时间没被察觉,就开始转一万多。”舒某以为删除记录就可以“瞒天过海”,殊不知每笔转账记录流水都是舒某犯罪的铁证。
该案于3月31日移送至阳新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经查,舒某无业,2022年10月染上网络赌博输钱后开始“物色”身边“有钱”朋友,一心想要“搞”点钱“翻本”,于是“借用”陈某手机多次给自己转账,所盗钱款均被用于支付赌资。办案中,承办检察官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舒某,并通过耐心释法说理,让舒某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严重触犯了法律的底线,从而使其主动认罪认罚,并退赔全部盗窃所得。
结合案件事实,该院认为,犯罪嫌疑人舒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鉴于被告人舒某积极退赔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可以从轻处罚。阳新县法院全部采纳量刑建议,并作出上述判决。
检察官提醒: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创新,随之而来的盗窃方式也在不断升级,建议大家谨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提高警惕,以防出现自身的财产受损、流失等情况。同时告诫广大群众,参与网络赌博是违法犯罪行为,请自觉抵制,避免触犯法律,导致人财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