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数字检察+借贷平台监管” 跑出法律监督加速度
2023-09-19 12:10:09 来源: 点击: 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法治建设、检察履职的工作方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指出,数字检察根本是赋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促进检察办案更加公正、检察管理更加科学、检察服务更加精准,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这一系列的涉借贷平台案件都存在共性问题,可能构成虚假诉讼,有深挖的价值。”9月15日,一场以“监督模型线索研判”为主题的讨论会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检察院八楼会议室火热进行,检察官周青针对“借贷平台监管法律监督模型”推送的数百条线索,认真地分析。
        2023年以来,咸安区检察院围绕上级院“检察大数据战略”整体部署,以“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为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法律监督模式重塑变革,促进法律监督高质效,助力社会综合治理现代化。
内部协同,促进办案思维与数据思维碰撞
       “民事检察中案源发现难一直是业务上的痛点、难点,能否插上科技的翅膀,通过数字检察更好地提升工作质效?”咸安区检察院数字办深入贯彻落实《咸宁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快2023数字检察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在各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加强协同配合,探索建立跨部门的大数据监督研判团队。
        通过经常性开展业务讨论、头脑风暴会议等方式让办案思维与数据思维发生碰撞,探寻两者的结合点。依托法律监督模型建设及应用,创新性开展法律监督分析研判、数据整理、线索挖掘等工作,让数字赋能法律监督,力争双赢多赢的效果。
深入开发,促进法律监督模型建设创新
咸安区检察院以“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为契机,与咸宁市院数字办深度合作,开展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研发工作。组织检察官分析类案规律,归纳有效特征,挖掘类案监督线索,通过筛选确定建模主题为“借贷平台监管法律监督模型”,并根据检察官提供的类案监督需求,制定模型研发的设计文案和思维导图。
模型有了,还需要数据的支撑。该院取得全省法院近五年案由为“民间借贷纠纷”、“借款合同纠纷”、“追偿权纠纷”、“债权转让纠纷”的判决文书共计3.2万份,从互联网采集全国各地企业注册信息及资质信息7万余条,形成10万余条数据的数据库。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根据思维导图和监督点,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碰撞,最后产生监督线索。
成果转化,促进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实效
        “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某某宝’案件构成虚假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咸安区检察院办理的“某某宝”违法借贷平台系列案件,模型共计推送线索213条,通过研判发现该系列案件存在共性问题,构成虚假诉讼,针对错误判决和审判活动违法情形向法院发出7份检察建议。模型成效得到省院数字办的肯定,决定在全省推广应用,并于8月中旬在全省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上线供全省各地检察机关共享使用。
       目前“借贷平台监管法律监督模型”已产生线索1148条,案件分布涉及全市6个县市区。9月11日在该院召开的全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座谈会上,咸宁市检察院根据线索的特点和分布情况对六个县市区院进行了工作部署,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办案模式。
       下一步,咸安区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将在上级院的指导下统筹推进,持续挖掘优秀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思路,扩展数据来源,提炼优化监督规则,聚焦应用实效,推动法律监督整体提质增效,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大检察力量。
 

       (樊荣 黄黎)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