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周 远)在8月8日召开的全省检察长研讨班上,大冶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晶以《做好四篇文章,提升办案质效,努力推动法律监督现代化》作了专题发言。
据介绍,近年来,大冶市检察院围绕做好“学习、机制、团队、赋能”四篇文章,不断深化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推动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不断优化,高质效办案取得初步成效。
做实“学习”文章,力促干警履职理念转变
针对部分干警办案重数量轻质量、重办案轻监督、简单办案、机械办案等倾向,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把最新的司法政策、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的思想学深学透,积极根治阻碍高质效办案的思想顾疾。
领导干部授课传导学。院领导、部门负责人轮流上台讲党课、谈办案、话理念,引导干警认同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重视和追求高质效办案;实行年轻干警“导师制”结对培养,为新入职的年轻干警一对一安排导师,通过导师切身领学,让新理念新要求转化为年轻干警高质效办案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检委会上观摩旁听学。组织干警参加旁听检委会讨论案件,有针对性地选择重大疑难复杂案例进行研讨,让干警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吸收新理念,认识到高质效办案应当做什么、如何做。
年轻干警座谈交流学。常态化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案例研讨活动,不仅组织年轻干警定期研讨,还主动邀请上级院联合研讨,通过现场交流,提高干警对高质效办案的思想认识。
做优“机制”文章,创造一体履职良好环境
通过机制建设破除部门间、职能间的“壁垒”和“难题”,为干警一体履职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纵向一体履职机制。对有重大影响、体现最新刑事司法政策的指导性案件,或者案情复杂等民事行政案件,主动向上汇报,请求指定管辖、联合办案或者参办、领办。2022年以来,办理黄石市检察院交办、领办案件40件,联合办案8件。
完善横向一体履职机制。注重畅通“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之间线索流转、办案协作配合,出台《规范法律监督线索内部互移管理工作办法》等文件,并在证据收集、案件办理、诉讼监督等方面,制定规范化工作指引,让一体履职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
完善跨部门、跨职能、跨区域协同履职机制。要求检察官树立系统思维,坚持一体办案,统筹考量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2022年以来,先后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5件。今年7月,大冶市检察院牵头,黄石市六家基层院联合签订《关于建立环大冶湖生态检察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实现了流域综合治理跨区域协同履职。
做精“团队”文章,夯实综合履职坚实基础
高度重视团队建设,通过人才倾斜来配强配好队伍,确保综合履职根基稳固。
配强“四大检察”核心队伍。刑事检察方面,实施“大刑检”战略,优先安排13名业务素质强的年轻干警从事刑检工作,年轻干警数占全院40岁以下千警的43%;民事行政检察方面,坚持以老带新,选用民商法、行政法专业的干警作为接班人重点培养;公益诉讼检察方面,选用民事、行政法律知识好、调查能力、沟通能力和品牌意识强的检察官带队伍抓工作。
配好专业办案团队。在生态环境保护、未成年人检察、知识产权等领域组建专业化办案组,实行“三合一”“四合一”综合履职,并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控申检察条线干警纳入办案组,为办案组综合履职提供人才支撑。
配优案件管理团队。充分发挥案管部门的业务中枢作用,穿针引线促进综合履职。选用熟悉各项检察业务的资深检察官任案管负责人,充分发挥案管部门监督管理、服务保障职能。
做好“赋能”文章,激发能动履职内在潜能
充分挖掘案件评查、绩效考评、数字检察的赋能作用,有效推动办案水平提升。
挖掘案件评查赋能作用。一方面,在黄石市检察院的领导下,推进“一体化”评查、基层院交叉评查,提升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建立案件评查“数据库”,实行“案件管理+检务督察”双监督,倒逼检察官履职尽责。并根据办案质效、工作实绩调整、选拔干部,激发干警把案件办到极致。
挖掘绩效考评赋能作用。完善检察人员绩效考评内容,发挥绩效考评“风向标”作用,将办案质量、效率、效果、典型案例打造等作为重要考评指标,激发干警高质效办案。
挖掘数字检察赋能作用。注重运用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促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建成并投入使用法律监督模型2个。如打造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法律监督模型,获取基础数据15万余条,推送线索600余条,立办公益诉讼案件33件,推动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出台《关于加强排污许可证全过程管理工作方案》深化诉源治理,实现了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大冶市检察院虽在提升监督办案质效上取得了成效,但与上级检察机关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全省检察长研讨班精神,坚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推动高质效办案迈上更高台阶,为湖北法律监督现代化创造更多基层经验、贡献大冶检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