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大冶湖畔,绿波荡漾,生机焕发。19日,大冶市人民法院涉企商事纠纷调解站在罗家桥法庭揭牌落成。
这一天将在黄石市人民法庭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当天揭牌落成的大冶市人民法院涉企商事纠纷调解站系黄石市首家,该站所在的罗家桥法庭也是黄石市新转型成立的首家商事法庭。
在罗家桥法庭挂牌成立黄石市首家商事法庭暨涉企商事纠纷调解站不是偶然。这一点,调解站所服务的对象——企业家们最有发言权。当天揭牌仪式后,大冶当地15家重点企业代表围桌而坐,畅所欲言。企业家们对“法治干货”赞不绝口,大冶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毛文胜更是连称“好举措”。
座谈会上,殷祖古建公司的代表深有感触,他直言,“在我们公司艰难时刻,如果没有法院组建工作专班远赴内蒙古为我们厘清三千万的商务纠纷,我们公司就危险了。”
“这源于近年来我院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聚焦产权司法保护、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冶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敬涛介绍,而作为法院派出机构的人民法庭,则是司法服务对前沿阵地。
随着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罗家桥交通越来越便利,工业越来越发达。罗家桥法庭距大冶城区不足10分钟车程,就近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方面的传统功能逐渐淡化,涉企纠纷大幅增长,股权、票据类纠纷等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传统法庭”的改革之路势在必行。
今年是全省人民法庭建设年,按照“一镇一策”“一庭一品”的要求,今年初,大冶法院结合大冶湖高新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尝试将罗家桥法庭转型为服务企业的“桥头堡”,着力打造涉企专业审判团队,将东岳街办、高新区涉企民商事案件统一由罗家桥法庭办理,将罗家桥法庭部分家事审判分流至东岳路法庭和其他乡镇法庭,逐步实现城乡法庭差异化分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小法庭”撬动法治化“大营商”。据数据统计,截至今年1-5月份,罗家桥法庭共受理涉企商事案件196件,加上2021年旧存46件,总计案件数243件,涉案标折1.6亿元,审结161件,结案率66.26%,其中调解结案57件,撤诉42件,判决62件,所审结案件中经做当事人工作达成和解自动履行后撤诉案件11件,自动履行案件标的200余万元,调解结案后自动履行500余万元。
涉企商事纠纷调解站是为推进涉企案件高效审理对一项新举措。罗家桥法庭负责人张苏宁介绍,罗家桥法庭在原来设立了商会调解室对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商会调解+司法确认”等模式,积极搭建涉企案件调解平台,促进诉调对接,有效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
(张国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