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蕲春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积极响应号召,选派三位优秀干部深入檀林镇研下村,投身于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开启了一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帮扶之旅。研下村位于蕲春县檀林镇东北部,地处鄂皖两省交界处,作为口子镇的窗口村,素有“鄂东屏障,蕲北门户”之美称。然而,曾经的研下村,经济发展滞后,村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360户人家,人口1505人,耕地面积1436.07余亩,山林面积1731.1亩 。村委会仅有4名成员,党员40人,脱贫户131户,脱贫人口445人,其中还包括14户五保户(共14人)、16户低保户(共32人)以及20户易地搬迁户(共43人) 。面对这样的现状,蕲春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的三位干部深知责任重大。
驻村帮扶工作伊始,三位干部便全身心投入其中,围绕县党代会、县三级干部会、镇党代会等会议精神,明确了在产业发展、民生实施、集体经济增长三个方面发力的工作方向,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进步,目标是在全镇年度目标考核中“保一争三” 。在产业发展上,他们将目光聚焦在白茶产业。今年下半年,计划连片扩建50亩白茶基地,同时修建2千米的白茶基地产业链硬化路,还积极争取招商局集团帮扶资金,以解决白茶基地灌溉水系问题,为白茶产业的发展筑牢根基,让这片原本贫瘠荒山真正成为村民的“金山银山”。
民生实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了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他们计划修建九组齐河桥一座,长13米,宽7.5米;争取移民后扶项目,修建八组江河桥一座,长10米,宽4.5米 。这两座桥的建成,将极大地方便村民的日常出行和物资运输,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硬化全村入户路,让村民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对各组当家塘进行清淤,并做好护岸工作,保障农田灌溉,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刘曹河道纳入檀林镇灌溉项目进行整治,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产业方面:蕲艾1.2万元,油茶1万元,栀子0.8万元,养猪场2.5万元,光伏发电站3.5万元。引进湖北隆的石英砂有限公司租赁收入4.5万元。湖北大别山德元食品有限公司承包收入7.5万元。
在推进这些工作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资金筹集、项目协调、村民观念转变等问题接踵而至,但三位干部并没有退缩。他们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深入村民家中,耐心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倾听村民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村民们从最初的观望,逐渐转变为积极参与,形成了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如今的研下村,在蕲春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产业发展的蓝图逐渐清晰,民生实事一件件落地生根,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未来,研下村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蕲春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也将持续发力,与村民携手共进,共同描绘研下村更加美好的明天,让这座鄂皖交界处的村庄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