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团风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高度,举全县之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县乡村机制规范运行“全链条”、矛盾多元化解“一站式”。
日常排查、上报平台。建立“网格化+信息化”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将全县划分为多个网格,网格员每日在网格内巡查走访,通过“平安团风”解纷码、12309检务码和“团风网格”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上报网格信息化平台。对通过电话、信件、网络等渠道反映的信访矛盾事项,实现自动导入、分流处理、集成办理,提升群众初信初访的办理质效和公信力。及时上报发现的矛盾隐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如,某乡镇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激烈争吵,随时可能引发肢体冲突。网格员立即将情况上报至综治中心、周边群众迅速扫描解纷码,收到消息后综治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司法调解员、村干部和法律顾问组成调解小组,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由综治中心牵头协调、强化指导,各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自觉融入中心工作,形成协调联动合力、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置突发事件合力、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合力、群防群治工作合力。团风县综治中心制定实施县乡村工作事项清单等制度机制,主导推动公安、法院、司法、检察等部门资源整合、力量进驻,实现从“多中心”向“一中心”转变,打造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逐步构建大协调、大指挥、大调度工作格局。如,在一起家庭婚姻矛盾纠纷事件中,因双方当事人涉及三人,并且不属于同一国同一地。缅甸籍鲍某在缅甸已结婚,高某是河南省人,漆某是该乡本地人,调解难度较大。该乡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村成立专项调解小组,调委会指派经验丰富的专职调解员进行调解,准确将事项厘清。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无异议,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统一受理、精准分流。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健全窗口与入驻部门协调对接机制,“综合窗口”受理群众提出的各类纠纷化解、信访诉求,准确区分事项类型,分类导入办事程序,实时就地接待群众,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根据属地管理、首问负责原则,对承担的工作任务或接待的群众来信来访统一进行分流指派,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对口部门和具体人员,实现“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流办理”。综治中心根据纠纷类型,精准分流到婚姻家庭、物业房产、知识产权、生态环保等16个调解室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现场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功的,导入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快审速裁等程序化解。2025年综治中心共化解矛盾纠纷408件,婚姻调解85件,行政复议29件,法律援助80件,劳动仲裁29件。如,61岁的魏某某被辞退向企业索赔36万元,但因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法律上难以支持其诉求。县综治中心将此纠纷分流到县劳动仲裁委。团风仲裁委运用“文化+调解”模式,以“和”为媒,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补偿协议。
团风县综治中心运行机制规范化建设秉持方法务实、导向明确、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完善诉调、警调、检调、仲调、专调、访调等多元调解联动体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老百姓的合理合法利益诉求上去,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有人推进,真正把综治中心打造成为回应群众诉求的服务站、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邓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