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昌市夷陵区委政法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以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为抓手,充分发挥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监督作用,创新机制、拓展载体、探索方法,不断推进政法事业向前发展,平安夷陵、法治夷陵的水平更高、成色更足。
健全“三大机制” 从政治上“管”起来
常态化开展政治轮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每年对政法干警开展脱产集中培训,通过专题教学、专家辅导、集中观影、英模宣讲等多样化形式,累计培训干警上千人次,全方位强党性、提素能、锻本领,打造一支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
针对性开展政治督查。组建督查专班,出台政治督察工作责任制,深入政法各部门及基层站所,综合运用个别谈话、集中座谈、调阅资料、现场抽检等方式,聚焦政治建设、人员配备、纪律作风等开展了2次专项督察,共发现问题33个,实行清单式销号管理,为杜绝敷衍整改、虚假销号问题,对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立行立改、见行见效。
建立健全报告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重大请示报告条例》,按照“准备规范、及时报告、安全保密”原则,要求政法部门对涉及维护社会稳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社会治理、中层正职及以上人员调整、干警违法违纪情况等方面重大问题和线索,做到应报尽报、一事一报,并将请示报告制度执行情况作为政法机关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确保党管政法的原则落到实处。
打造“三个平台” 从载体上“统”起来
搭建“夷陵一家亲”基层治理平台。整合110、119、120报警功能,纵向连接区、镇、村(社区)三级服务资源,横向联动公安、民政、司法、农业农村等20多家部门,公开近2000名村(社区)干部、网格员,12000余名能人,2000余名社会组织负责人信息,开通在线法律服务、纠纷调解、心理咨询等功能,真正实现平安力量一键调度、治理资源一站统筹、纠纷矛盾一网调处。截至目前,注册用户近24万人,收集群众意见并解决实际问题近27000件,该平台荣获中央政法委2022年度融媒体公共服务奖。
夯实三级综治中心实战化工作平台。坚持一体化运行、集约化办公,建立区级中心1个,乡镇中心13个、村(社区)中心201个,推动法庭、公安、司法等力量常驻综治中心。出台“防命案、防个人极端案”工作规范,加强线索摸排处置,搭建覆盖全域的雪亮工程天眼网络,建立日调度、周研判、月督办工作机制,做实网格员“一日双巡”,高标准开展“五无”村(社区)创建活动,打牢平安建设坚实“底座”。今年上半年,全区三级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1469件,化解率不断攀升,夷陵区荣获2023年度平安湖北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
建立“矛调中心”纠纷化解平台。采用“常驻+随驻+轮驻”模式充实队伍力量,法院速裁法庭、一名退休法官常驻中心,专业调解委员会根据需要受理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区司法局法律顾问采用值班方式服务群众,构建人民调解当先-行政调解支撑-司法调解保障-诉讼审判断后四位一体链式解纠体系,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窗口化、综合性”的调解服务,中心全年接收法院移交案件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超过80%。
开展“三大行动” 从监督上“抓”起来
案件评查提能行动。区委政法委每年选取一批涉法涉诉和涉企重点案件,邀请专家或政法部门业务骨干、优秀律师、人民监督员组建案件评查小组,制定案件评查方案,从案件事实认定、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程序规范等方面逐案查阅卷宗、询问当事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促整改,不断提高政法机关的办案质量和执法服务水平。
专项整治凝心行动。结合基层治理现状,在充分调研,认真听取意见基础上,查摆政法部门在执法司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年初部署、年中督办、年底问效”三个步骤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下发整治活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强化质量意识和目标管理,有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更加充实。
工作督查利剑行动。坚持结果导向和目标管理,结合年度政法工作要点,制定政法工作目标责任制,下发重点任务清单,定期不定期对政法部门任务落实情况开展督查,根据督查反馈结果,在政法部门内部进行考核排位并予以通报,营造你追我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作者:王晓艳,宜昌市夷陵区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区委政法委第一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