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公安机关对2014年缉枪治爆收刀雷霆行动工作总体部署,公安县公安局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根本目标和标准,突出抓好合力凝聚、打击整治、管理长效、氛围营造等措施,扎实推进治爆收刀“雷霆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治爆缉枪收刀雷霆行动共立刑事案件5起,破4起,刑事处罚4人;办理非法携带管制刀具案件30起,行政处罚30人,查处涉爆行政案件7件,行政处罚7人,收缴各类枪支47支,军用子弹569发,汽枪铅弹2150颗,炮弹3发,烟花爆竹2722件,管制具79把,有力地打击了涉枪涉爆涉刀违法犯罪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辖区的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一、强化配合,部门联动。一是坚持多部门联动。依托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主动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检查行动,强化对涉枪涉爆重点单位的检查和监督。二是坚持多警种联勤。加强治安、巡警、消防、刑警、交警、法制等警种部门和辖区派出所警力,结合工作实际,适时开展联合行动,强化对重点区域、敏感部位的查控。三是强化内部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公务用枪清理检查工作,建立和规范台帐,严格执行相关工作纪律和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管理规范。
二、强化打击,以打促防。一是加强工作力量。由治安大队牵头,抽调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成立缉枪治爆收刀工作指导小组,专门负责涉枪涉爆涉刀案件的办理和业务指导工作。二是加强法制指导。由法制部门及时介入涉爆涉枪案件办理工作,从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执法质量和执法规范的审核把关,确保案件快侦、快破,深挖严处。三是注重工作结合。结合当前公安工作,加强对缉枪治爆收刀工作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要对所有已破涉爆涉枪案件进行回头看,认真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确保缉枪治爆收刀雷霆行动工作向纵深推进。四是管控形成常态化。对全县近年来涉枪涉爆重点人员进行清查,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击工作。
三、强化管理,明确责任。一是组织专题培训。通过召开内保培训会议、季度安全形势分析会议等方式,加大对涉爆单位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和指导,切实提升业务技能,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二是严格日常管理。通过认真落实每月安全管理例会制度、动态检查管控制度等,严格要求各民爆物品使用单位坚持双人职守、领用入库制度、帐实相符等管理制度,与重点涉枪涉爆单位签订责任书,确保民爆物品在运输、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中的绝对安全。三是规范枪支管理。建立枪支管理使用制度,完善枪支(人员)出入库、枪支流向等各种登记台账,严格枪支使用申报程序,适时开展纪律规范教育,确保公务用枪不出问题。
四、强化宣传,全民发动。一是通过公安局政工部门主动联系县宣传部、广播电视局和通讯运营商、新闻媒体,通过电视、报纸、短信等媒体,广泛宣传公安机关缉枪治爆收刀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二是结合“三访三评”和“深化小警务、五访创满意”大走访宣传活动,通过集中宣传、上门走访等方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是积极依托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通过召开政府干部会、制作宣传专栏、召开座谈会、警民恳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重心,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2014年来,开展了缉枪治爆收刀雷霆行动宣传活动10次,出动警力50余人次,悬挂宣传条幅100余幅,宣传栏20块,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重点宣传了涉枪、涉爆、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等违法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同时动员群众积极检举揭发私藏枪支、涉爆违法犯罪活动。
(来源:《楚天法治》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