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开建 余齐军 吕生银
2014年,汉川市公安局紧紧围绕“缩小入口、畅通出口、规范程序、保障秩序”的总体思路,紧盯重点目标,紧扣重点环节,筑牢五大防线,健全工作机制,促进了该市公安信访工作上新水平。全年共登记信访事项782件,导入法定程序201件,导入信访程序116件,各类案件按期办结率均达100%。
一、筑牢信访源头“控制线”。强化源头控制,依法履责,尽最大可能减少信访诉求产生。一是强化接处警质量。所有警情均实行网上流转、网上监督、电话回访。凡是群众不满意的警情一律通报、督办。二是强化矛盾排查化解。20个警务室将警务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第一时间发现矛盾;警民共调、五家联调等10余种矛盾化解机制,尽最大努力将矛盾化解在村组、社区。三是强化规范化执法。在打造公安系统“网上办案”品牌的同时,强化个案评查,以公开促公正,以监督促规范。四是强化突出问题整治。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诉求,扎实推进“打击侵财”、“禁毒”、“禁赌”、“扫黄”等“四大战役”,成效显著。五是强化窗口服务。推行并落实预约服务、网上服务等多项举措。窗口单位信访投诉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90%。
二、筑牢初信初访“警戒线”。强化机制建设,规范程序,尽最大可能吸附信访人。一是推行多警种联合接访、约访。对疑难、复杂的信访事项,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联合开展接访、约访。二是严格规范程序。规范信访事项办理程序,明确接待登记、分类处理、告知、办理、答复等五大程序,引导信访人依法逐级走访。三是信访事项“日通报”。每天受理的信访事项,都在当日5时前通过短信平台传至局长、政委、分管领导、问题属地分管局领导、所队长,便于领导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及时布置督办。四是信访事项“周研判”。每周集中分析信访事项办理途径、化解方法,提示办理期限、督导相关单位及时化解信访问题。五是考核倒逼。将信访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实行月通报,月排名。
三、筑牢涉法信访“法治线”。一是确定诉访分离的标准。按照能导入法定程序的一律导入法定程序,不能导入法定程序导入信访程序的原则,结合上级要求,确定了导入法定程序相对不受理、导入法定程序绝对不受理等具体情形,保证诉访分离有规可依。二是强化对导入法定程序信访事项的监督。对重访次数达3次以上的导入法定程序办理的信访事项,多部门开展集中研究、集中评查、集中约谈督办(简称“三集中”)。三是建立律师介入信访工作机制。2014年12月15日,汉川市法律援助中心、湖北谛益律师事务所、湖北松竹梅律师事务所律师工作室在该局挂牌,标志着该市律师介入公安信访工作机制正式运行。
四、筑牢人员稳控“防守线”。强化底线思维,从工作细节抓起,尽最大可能稳控重点信访人。一是领导靠前。局长、政委亲自过问,分管局领导亲自研究、亲自核查、亲自见面、亲自督促,确保重点人员稳控到位。二是责任到人。2014年“百日行动”期间,共排查出的21名重点信访人,一律落实“五个一”包保稳控措施,明确稳控责任。三是研判及时。强化稳控信息定时报、失控信息第一时间报,有效掌握信访人动态。四是措施到位。通过矛盾排查、信访事项研判,掌握信访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底数。运用破案攻坚、真情感化等手段稳控化解,确保重点信访人在重大会议期间不非访。
五、筑牢信访秩序“保障线”。强化依法打击,尽最大可能维护信访秩序。一是广泛宣传。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引导群众依法上访、逐级走访。另一方面借助视频会议系统2次组织民警集中学习打击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提升依法打击能力。二是有效疏导。对非访人员,因情施策,主动宣讲法律、法规、政策,引导其依法信访。三是依法处理。“百日行动”期间,共查处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案件6件,行政拘留8人。
(来源:《楚天法治》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