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辉
长江南岸,荆楚玉石首,始建于1949年的石首市人民法院坐落于此。该院现有干警112名,法官58名,机关内设机构18个(其中,业务庭、局8个,综合职能部门10个),派出人民法庭12个,中心法庭7个。
一路走来,石首市法院荣光闪耀:被评为全国模范法院,荣获“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称号,荣记最高人民法院集体一等功……与诸多荣誉相伴,则是更多的社会责任、更高的民众诉求。面对发展新要求,石首市人民法院党组始终保持着清醒认识和准确研判。
2011年9月,苏丽兰上任石首市法院院长,带领党组成员走访了乡镇党委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基层法庭实地调研,与干警背靠背座谈,全面了解法院工作现状,及时吸纳合理化建议。2011年底,石首市法院5年工作规划出台——将2012年定为该院规范管理年,2013年为文化建设年,2014年为审判进位年,2015年为创先争优年,2016年为巩固成果年。5年发展蓝图的绘制,为石首市法院指明了工作方向,明确了目标。
规范管理树形象
2012年,是石首市法院5年发展规划的规范管理年,也是开局之年。在汲取省内外法院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该院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人都是被管理者,人人都是管理人”的管理思路,树立了“守制度、比规范、重操守”的新风尚。
“集思广益”。制定规章制度,先行下发讨论稿,广泛征求干警意见,反复讨论、推敲,直至获得广泛认同,再在全院范围推广实施。14项规章制度先后在讨论中修订、建立。
“一以贯之”。创新建立“1+3”党组巡查制度,每周由1名党组成员带领纪检监察、政治处、审管办负责人对审判工作、着装考勤、安全卫生等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责令现场整改,按月通报,有效杜绝了上班脱岗、庭审不规范等现象。
“一视同仁”。建立党组成员向院长看齐、中层干部向党组看齐、普通干警向中层看齐的“三看齐”制度,有效提升了制度执行力。
“一查到底”。开展“正风肃纪、争做好干警”活动,狠抓司法作风建设,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2012年,对2名违纪干警予以开除处分,2014年,对2名违纪干警分别予以行政记过、记大过处分。在对全体干警进行震撼教育的同时,更坚决表明了该院党组从严治院的决心。
如今,该院构建了以审判管理为重点、队伍管理为保障、政务管理为抓手的三位一体规范化管理体系:审判管理规范化,完善并形成了以“大立案”为龙头,从立案到归档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运行机制;队伍管理规范化,设立了干警去向牌,严格规范日常考勤,完善岗位目标管理,连续两年倒数第一部门负责人免职;政务管理规范化,严格收支两条线,严把警车使用关,综合保障法院工作高效运转。
文化育人强队伍
2013年,石首市法院步入文化建设年。该院党组认为:造就一支业务素质高、思想作风硬、敬业精神强、服务意识好的审判队伍,必须着力文化滋养、熏陶,以先进司法理念深化队伍管理。该院文化育人工程随即启动。
物质文化旨在司法便民。该院实行办公区与审判区相分离,将立案信访大厅改造为集立案审查、缴费退费、司法救助、判后答疑等功能为一体的司法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导诉台,配置案件流程电子查询台、电子显示屏,方便当事人诉讼。提炼确立了“崇法尚德、致公守廉”的院训,并以此为主线,在办公大楼各楼层,精心建设以书画作品为主、石首地域文化与法文化相结合的“文化长廊”,为干警带来了丰厚的“文化大餐”。
精神文化旨在凝心聚力。该院制定了《石首市人民法院政治业务学习计划》,创新“走出去、请进来”教育培训方式,分批选派干警前往襄阳、宜昌、孝感、咸宁等地法院学习先进经验;邀请专家教授进行司法礼仪讲座及“幸福人生”专题讲座,定期举办院(庭)长讲坛、“菜籽团”(谐音才子团)案例讨论,开办“夜校”司考培训班等,做到理论学习和审判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完善周五支部学习制度,倡导读书修德,开展“每日挤一小时看书学习,每月阅读一本推荐读物,每季交流一次心得体会,每年撰写一篇调研文章”读书活动,引导干警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3年来,培训深造干警145人次,10名干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宣传、调研文章370余篇,其中,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82篇。
行为文化旨在知行合一。法院的主体在于法官,法官形象关乎法院形象。该院规定干警工作日必须统一规范着装,立案、法警窗口干警接待当事人要文明热情,法官在庭审中使用规范法律专业语言等,符合职业特点的行为已成为该院法官的习惯。深化“两评查”活动,广泛开展庭审观摩、优秀文书评比及庭审技能竞赛等岗位大比武活动,评选“十佳标兵”,开展法官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切实增强法官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干警的工作理念、职业素养、精神风貌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并逐步渗透到审判实践的各个环节,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审判进位促公信
2014年作为石首市法院审判进位年,该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在审判实践中,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
提高案件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该院进一步完善内部评查监督机制,落实法官办案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实行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公开”,创新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面提升、全力保障“四全”审判管理工作法,该院审判综合绩效排名一年一个台阶,从末位徘徊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审判执行工作步入稳步发展快车道,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注重审判机制的探索与创新。2012年,在总结该院调关人民法庭参与乡镇“大调解”经验的基础上,该院制定了《石首市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参与“大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规范指导基层人民法庭参与“大调解”。围绕石首经济跨越发展的中心工作,制定《石首市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优化司法环境,服务壮腰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畅通诉讼绿色通道,共审理涉企案件5421件,挽回经济损失13766万元。2013年,制定《石首市人民法院关于深化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件。2013年12月,联合石首财保公司,出台《石首市人民法院关于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绿色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为诉讼群众开辟便民诉讼“绿色通道”,2014年来,通过绿色调解机制,及时审结交通事故案件77件,当事人均在第一时间获得赔偿款。
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方法,努力解决“执行难”。深入推进执行工作联动机制建设,联合公安部门、检察机关依法打击虚假诉讼、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行为等3起案件。2014年8月,依法审理王某拒不执行判决一案,判处有期徒刑两年,有力震慑了“老赖”。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将执行信息纳入社会诚信系统,对故意阻碍和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依法适用强制措施,先后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人次,予以司法拘留52人。集中开展大执行活动,该院党组成员亲自带队,集中执结一批“老大难”案件。
三年来,石首市法院被评为全国法院“两评查”活动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青少年维权岗先进单位、荆州市2012年度“创先争优”先进法院、荆州市2013年度先进法院,各级表彰、奖励42项,67人次受到市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石首市法院用公平正义赢得了诸多荣誉,更赢得了人民群众支持,和社会各界认可。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奋马扬鞭。展望2015年创先争优年、2016年巩固成果年,与时俱进的石首市人民法院全体党员干警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规范的管理举措,凝神聚力,奋勇向前。
(来源:《楚天法治》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