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构建立体防控体系 深化平安枣阳建设
2015-07-24 01:34:18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郭泽林
  
    近年来,枣阳市坚持以群众对平安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充实防控力量,创新防控方式,强化防控保障,平安枣阳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全市各类刑事发案指标全面下降,其中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伤害、抢劫、抢夺、盗窃机动车、盗窃耕牛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3%、40%、73%、21%、90%。在2014年上半年全省群众安全感电话测评中,全市“一感两度”大幅度上升,其中群众安全感指数上升24位;群众治安满意度上升16位;群众对政法机关公正执法满意度指数上升12位。
  
    一、充实防控力量,着力构筑“专群结合”的治安巡防队伍
  
    重点加强四个层次的防控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政法队伍主力军作用。组织政法各单位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工作,先后部署开展了打盗抢防诈骗、治安攻坚、网吧整治、打击传销、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严打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治安环境。2014年6月至7月,市综治委从政法单位抽调近500名干警,组成100个巡防小组,深入到乡镇集镇、村组和农户,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社会治安“大巡防”行动,巡防车辆统一粘贴“开展治安巡防、打造平安枣阳”标语家家户户上门巡,警灯闪烁全覆盖,并在乡镇中心集镇、中心村昼夜开展布点防控和设卡盘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有效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从退伍军人中统一招录组建了60人的应急处突队,制定工作预案,定期开展演练,购置了专用运输车辆,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在最短时间能够到达指定地点。二是组建专职巡防队伍。根据各镇(办、区)辖区人口状况,招聘180人,组建了18支乡镇综治维稳巡防队,制定了《枣阳市综治维稳巡防队管理使用办法(试行)》,赋予巡防队巡逻防范、检查督办、专项治理、维稳应急四大职责,由乡镇综治办、派出所共同管理使用,坚持每天在中心集镇和人口密集场所开展巡逻防控。2014年,各乡镇巡防队共防范盗窃案件594起,提供破案线索151条,协助干警抓获犯罪嫌疑人65人。三是充实和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全市568个村(社区)都组建5人以上季节性治安联防队,由村治保主任牵头组织,轮流开展夜间巡防。同时,发展了6万余人的治安中心户长、治安信息员、门栋关照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基层治安防范工作。四是健全单位内保队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意见》,全市156个机关事业单位、280家规模以上企业、50个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了治安保卫组织,配备治安保卫人员。大力推行“门卫保安化”,结合“机(电)动载人三轮车”取缔工作,筛选了近200名年富力强的经营者经培训后,用公益岗位补贴的方式转岗为单位门卫保安。目前,194所公立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配备了专职保安,各单位、企业、超市、宾馆以及居民小区从保安公司招聘专业保安900余名。
  
    二、创新巡防方式,着力打造“四网合一”的立体防控体系
  
    结合治安形势实际,重点建设“天网”、“地网”、“卡点查缉网”和“舆情监控网”,切实做到巡防全方位、防范无死角。一是视频监控全覆盖,织密“天网”。先期投资1400万元规划安装了575个A类探头,在公安局指挥中心设立了监控平台,24小时联网监控。2014年,启动了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建设,投资3700万元,新增800个A类探头,并在各乡镇派出所设立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市政府将“二期工程”建设作为年度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强力督办落实。对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B类探头,采取视频监控进社区、进单位、进场所、进学校、进小区、进超市、进企业、进医院的“八进”方式全面推进,目前已安装6583个,全市的重点单位、重点行业、娱乐场所、网吧的视频监控设施安装率达到100%。同时,针对农村住户分散、联系不便的实际,重点实施了“警铃入户”惠民工程,投资400万元,为农户免费安装了1.6万套警铃设备,实现了村庄农户全覆盖。二是巡逻防控全方位,织密“地网”。在市区完善“网格化”巡逻机制,加大街面警力投入,市政府出资250万元,建设了8个流动警务服务站,购置2辆移动警务平台车,整合多警种力量,组织8辆巡逻车和30辆巡逻摩托,采取徒步巡逻、主干道车巡、次干道摩托车巡逻、交叉巡逻等多种方式,在中心城区的主次干道、重点复杂路段和重点要害部位全天候巡逻,尽可能的把警力压向街面、推向基层;在乡镇以综治维稳巡防队为依托,在开展巡逻防控的同时,还要检查督办各村(社区)和镇直单位的巡防工作,形成了镇专职巡防队巡面,调动镇直部门轮流巡片,推行村(社区)联防队布控巡点的农村巡防格局。三是设卡盘查全天候,织密“卡点查缉网”。根据枣阳城区的地理环境、道路交通情况及刑事发案形势,在城区设置11个巡防查缉点,做到“逢疑必查”。在18个乡镇的重要部位各设立一个镇级巡防查缉点,在与其他县市接壤的乡镇周边设置边防查缉点27个,采取明卡与暗卡互合、固定卡点与流动卡点互补等查缉方式,织密“查缉网”。四是虚拟空间全掌控,织密“舆情监控网”。按照互联网管理工作机制化、舆情处置常态化、舆情引导团体化的思路,投资75万元建设网络舆情监管平台,设立“互联网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枣阳市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法》和《枣阳市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对互联网信息采取7×24小时监测,按照“有事随时报,无事报平安”的要求,每天下午18时和晚上23时,将当日的网络信息动态通过手机短信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同时,注重网络监管队伍的建设,在全市选拔63名网络新闻发言人、64名网络评论员,定期进行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2014年以来,共监测、发现舆情56件,同比上年下降51.8%,均成功处置化解,未发生重大网络负面炒作事件。
  
    三、强化工作保障,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大防控格局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全市整体工作规划之中,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的社会治安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治安防控工作,18个镇(办、区)、102个市直单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负责抓好本地、本单位的治安防控工作,568个村(社区)全部调整充实了治保委员会,确保基础社会治安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二是落实经费保障。对治安防控工作经费,市、镇两级财政都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全力保障。2014年以来,市财政共投入治安防控工作经费1500余万元,其中视频监控“二期工程”500万元(共3700万元,分六年投入)、综治维稳巡防队410万元、城区流动警务服务站250万元、技防维护费16.8万元、“警铃入户”费用400万元。乡镇财政累计投入600余万元,用于镇级B类监控探头建设、巡防队装备配备等工作。同时,市财政每年预算20万元群防群治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提供破案线索、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群防群治骨干和先进典型,给予适当的物资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三是强化责任保障。为确保各地、各单位将治安防控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综治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一季度一检查、一通报。为确保各内部单位认真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先后组织两次大检查,重点督办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商场、网吧、学校、金融网点等单位的内保工作落实情况,共下发整改通知书65份。同时,对发生有影响的重大可防性案件,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并根据倒查的结果,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责任倒查,对1个单位执行了一票否决、4个单位执行了黄牌警告,2个单位下发了督办通报,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来源:《楚天法治》2015年第02期)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