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松滋市南海镇西部有个牛食坡村,全村共有970户3320人。这里依山傍水、人杰地灵,“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熠熠生辉。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位扎根基层的“老黄牛”——黄代全。自2013年担任治调主任以来,他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从学法普法的“排头兵”、化解矛盾的“和事佬”,到培养新人的“引路人”,为乡村法治建设倾注全部心血。
图中间为黄代全
争当法律明白人
以学促行,点亮乡村法治之光
黄代全自投身工作以来,面对基层工作“无小事、无昼夜、无假期”的特性,他以“坚守信仰的初心、拼搏进取的耐心、锲而不舍的恒心、追求卓越的匠心”为准则,开启了自我提升之路。他白天走村入户处理事务,夜晚挑灯研读《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法律明白人”培训,主动向镇司法所、派出所请教疑难问题,十二年来累计撰写8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将自己从“工作新手”打磨成村民信赖的“法律能手”。
黄代全深知,一人懂法不如全民知法。他牵头创办村民法治学校,对全村900多户村民开展“全覆盖、轮训式”普法,重点讲解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他推动实施“十个一工程”,即制定一份普法规划,成立一个依法治理专班,组建一支法治宣传队伍,完善一套学法用法制度,办好一所普法学校,建好一个法治书屋,开辟一个法治教育宣传栏,开通一条法律服务热线,发放一张便民服务卡,签订一份守法公约,并以“五争”(争做法律明白人、争做守法光荣户、争当懂法好公仆、争建“五无”好小区、争创民主法治村)为载体,掀起全村法治建设热潮。通过不懈努力,牛食坡村970户村民中有945户获评平安家庭,25户获评优秀平安家庭,2022年至今无非访、无诉讼、无赌博、无涉毒、无犯罪,法治观念真正扎根乡村土壤。
勇当百姓和事佬
春风化雨,筑牢和谐稳定防线
农村矛盾看似琐碎,实则关乎社会安宁。黄代全始终以“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调解”为原则,成为村民心中的“主心骨”。
啃下“硬骨头”,化解棘手纠纷。上任之初,他便直面婆媳赡养难题。82岁的邹某因儿媳拒绝赡养多次上访,黄代全上门普法、谈心10余次,从亲情伦理讲到法律责任,最终促成双方签订赡养协议,直至老人离世再未生变。
精准帮扶,温暖特殊群体。面对精神病患者王某的多次暴力闹事,黄代全不仅将其连夜送医、为其协调低保,还定期上门谈心,用关怀缓解其病情。空巢老人李某摔倒路边,他第一时间协助送医,并垫付2000元医药费,让老人子女感动不已。
织密排查网,防患于未然。每年农忙时节,灌溉纠纷易发,黄代全与网格员提前走访排查。2021年,他敏锐察觉两组村民因用水产生矛盾,在纠纷爆发当天迅速到场,仅用两小时便促成协商一致,避免群体性冲突。此外,他建立纠纷回访制度,对调解过的案件每月回访,确保矛盾不反弹,十二年来累计调解纠纷数百起,消除隐患9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8%。
在实践中,黄代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出“四个转变”:从被动接访到主动下访、从单一宣讲到多元宣传、从事后调解到事前预防、从情理说服到法德并举。
甘当继任引路人
薪火相传,培育治理新生力量
转任村副书记后,黄代全将工作重心转向“传帮带”。面对新任治调主任罗燕周,黄代全倾囊相授“独门秘籍”,带他逐户走访,传授从家长里短中捕捉矛盾苗头的技巧;在宅基地纠纷调解现场,手把手演示如何倾听诉求、活用村规。黄代全常告诫新人“基层工作要像海绵吸水,多学案例;像猎豹出击,反应迅速;像工匠打磨,一丝不苟。”
在黄代全的悉心指导下,罗燕周快速成长。他创新推出“网格+普法+调解”模式,将全村划分为多个网格,发动中心户长担任“矛盾哨兵”,构建起“预警—介入—化解”的全链条机制。搭建线上调解平台,让外出务工村民也能参与纠纷处理,调解效率大幅提升。在处理一起涉及多个家族的土地流转纠纷时,罗燕周不仅成功调解矛盾,还推动建立规范的流转流程,从根源上杜绝隐患。如今,牛食坡村的调解工作在“老将”的智慧与“新人”的探索中焕发新生机。
善当群众组织员
凝心聚力,画好乡村治理同心圆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助力法治乡村建设,黄代全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完善“一个约定”,从修订《村规民约》入手,因地制宜、集思广益,将其打造成规范村民行为的“小宪法”,并通过手册、广播和微信群等广泛宣传,深入人心。创建“两无村居”,全面落实“四务”公开,及时排查化解矛盾,推动“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实现多年“无非访”;依托法院联动机制,开展普法讲座、以案说法,实现多年“无诉讼”。构筑“三大机制”(约束、评比、自治),通过党员带头、中心户示范以及专家授课引导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定期开展评比,形成创先争优良好氛围,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做实“逢四说事”,利用每周四集中办公接待村民、开展议事、回应诉求,每年接待群众50余次,解决问题近百件。其中,2023年,村民章某反映2014年其土地被征收成为失地村民,又因为一直未购买失地保险,现生活困难请求村里解决。黄代全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调查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后经村委会商议决定给章某补偿1万元,解决了章某的实际困难。
从学法普法到调解纠纷,从以老带新到村民自治,黄代全用多年的坚守诠释了“法律明白人”的责任与担当。他如同一束光,照亮牛食坡村的法治之路;又如一颗种子,让基层治理的希望在薪火相传中蓬勃生长。村民们常说:“老黄就是我们村的‘定海神针’,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而这份踏实,正是对一名基层法治工作者最高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