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荆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孟晓艳始终秉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信念,以专业与严谨精准保护未成年人,以责任与担当为未成年人构筑法治屏障。她带领未检工作室成员于2023年创建“古检笺方”工作品牌以来,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多件案例获省、市检察院肯定,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
锤炼能力本领
为高质效办案筑牢根基
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有证据单一、取证困难的特点,对检察官的法律专业素养和证据审查判断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为了高质效办好此类案件,她不仅苦练刑事检察业务“内功”,对常见罪名的构成要件、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进行深钻细研,而且善用侦查监督与协作“外力”,以提前介入“案件化”办理、“一站式”询问未成年被害人,引导公安机关全面侦查取证,有效缩短了侦查取证时间,努力实现高质效办案目标。
坚持严格依法
于细微处追寻正义之光
检察官只有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才能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新时代检察履职的基本价值追求。她运用检察大数据思维,收集研判全区近五年侵害未成年人的行政处罚数据,成功筛查出个体医疗诊所医生付某侵害未成年人,依法纠正“仅做行政处罚”的降格处理行为,监督公安机关予以刑事立案,并积极引导侦查取证完成证据闭环,在六个月内完成侦查、起诉、出庭工作,法院判决支持全部量刑建议,判处付某有期徒刑四年,并禁止其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从事与未成年人相关的职业。该案入选湖北省检察院在省“两会”所作2024年度工作报告。
诠释为民情怀
让司法有力量也有温度
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检察官不能就案办案、机械司法,而是要综合考虑天理、国法、人情,做实“法理情的有机统一”。她在办理杨某遗弃患先天性眼疾之子案时,充分审查杨某从河南省赴湖北省荆州市遗弃的原因和行为危害后,通过细致地释法说理,最终杨某自愿认罪认罚并真诚悔罪。检察机关对杨某相对不捕后持续关注被害儿童的生活,杨某及其家人倾其所有进行医治,被害儿童得到精心照顾和家庭关爱。在该案审查起诉阶段,她远赴杨某住所地检察院开展相对不起诉听证,邀请当地妇联、民政部门共同为杨某家庭争取政策支持,杨某家庭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延伸监督触角
为未成年撑起保护屏障
“治已病,更要治未病”,深度分析办案中涉未成年人社会治理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从“个案办理”向“社会治理”延伸,才能共同织密、筑牢未成年人的保护网。近三年来,她带领未检工作室成员制发检察建议书11份,有效推动全区医疗机构未成年人诊疗陪伴程序进一步完善,降低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可能;督促公安机关涉未成年人刑事办案程序进一步规范,让法律真正执行、落地;全力促推教育部门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安机关在辖区各派出所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和“问题少年”回归家庭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的路还很长,孟晓艳和未检工作室成员会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努力书写一个接一个难忘的未检故事,合力翻开一页又一页崭新的检察篇章,以匠心守护青春,用法治照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