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麻城鼓楼卫生院发挥精神卫生中心主导作用为社会和谐稳定挑大梁
2020-10-30 20:37:34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麻城市鼓楼中心卫生院积极发挥精神卫生中心的主导作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勇挑大梁,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战疫凯歌。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麻城市鼓楼中心卫生院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向全市各定点救治医院、医学隔离观察点及各乡镇发放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一书2000余册,组织了专家团队编写通俗易懂实用的《新冠肺炎大众防护与心理疏导》科普图文,在麻城本地融媒体中心“麻城发布”上转发后,被麻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定为全市疫情期间心理科普教材下发,为群众心理疏导消除恐慌起到了正面的积极辅导作用,院内开通了疫情期间心理咨询热线,公布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安排了7名心理咨询医生组成专家团队24小时接受市民心理咨询,疫期共接受心理咨询电话2400人次。
 
据介绍,疫情爆发后,该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邓显章第一时间组织医院心理咨询骨干医务人员召开业务咨询会,布置了为全市市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工作任务,要求全体参会人员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专业培训、实践活动和激励政策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当好宣传员、信息员和助理员,充分发挥义务工作者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作用,促使患者积极配合相关治疗工作,为早日康复发挥作用。副院长冯明富对各位心理咨询医生值班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医院纪检领导小组对热线电话值班值守诉求回应等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严肃纠责问责机制。
孝感乡是麻城市除清远山庄外另一个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新冠疫情爆发后,按麻城市防控指挥部安排,由鼓楼卫生院抽调医务人员负责隔离点隔离人员医学观察及防疫工作运转,护士长邹晶、精神科副主任丁卫峰、医生俞洋、副护士长张显珍、护士梅成丽、熊欣、刘喜怡、肖莎、林蓉,体验室主任高红莲,南正街社区服务中心李雪兰,福田河中心卫生院尹其明、张兰玲、殷丽桥,现代妇科医院张世荣、林元英等先后陆续到来加入,组成了孝感乡医学隔离点十女两男的工作团队,高峰期每天有近80人的隔离人员需要照护,在战疫火线一线,平时一个个娇弱女子秒变“女汉子”。
 邹晶、丁卫峰等第一批到达,精神科医生俞洋、护理组长梅成丽、公卫科刘喜怡主动请缨,申请支援一线。俞洋是位有着13年党龄的退伍军人,家中有仅5岁的独子,上有70多岁的父母,疫情来临时,毅然为大家舍小家,精神令人钦佩;原定正月初六婚期的女病区护理组长梅成丽,在医院下发防疫方案后,主动联系护士长,取消婚假,正常值班,她说:“疫情危急,住院病人近300人,医务人员都是满负荷运转,作为一名护士、护理组长,我有带头向前的义务,家人会理解我的”。职工王丞、刘喜怡夫妇都是党员,王丞在精神科工作,他说:“我去吧,我是公卫人,应该我去。”默默的行动胜过豪言壮语。 
邓显章院长在医院微信群鼓精(鼓劲)群中发的一则微信很感人:“深夜,当你酣然入梦的时候,你可曾知道,我们孝感乡医学隔离点邹晶护士长和丁卫峰主任带领团队正穿着笨笨的防护服,戴着水雾蒙蒙的眼罩,隔着厚厚的口罩艰难地呼吸着,一丝不苟地为送到隔离点一车又一车的隔离人员测体温、做登记、安房间。这不……市医院付主任刚来说最后一车要送过去,我知道,她们还在忙碌着,今晚等待他(她)们的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啊!而昨晚收了37人,结束工作时已凌晨三点。晚上接到护士长的电话,听到她疲惫沙哑的声音,真的感到很是心疼。可恨的疫魔!可亲可敬的战友!辛苦了,同事们,战友们,向你们致敬!”……
 
隔离区的工作不同于医院,在那里,她们不仅是医生护士,更多的是“服务员”,80多位留观人员,每人独居一间房,上下五层楼,每人每天监测体温至少三次,一日三餐由医务人员送入房间。要背着消杀喷桶给隔离区每个角落进行地毯式消毒杀菌,要负责转运收集留观人员的生活垃圾,要经常询问他们既往有无基础疾病,是否身体不适,以及了解他们隔离期间心理健康问题等等。繁琐的工作让隔离区仅有的几位医务人员常常忙到凌晨还无法休息。常人可能无法体会他们整天穿着可能不合脚的大雨靴、不透气的防护服、沾满水雾的护目镜,每天无数次地上下楼梯是多么的艰难。他们送的绝不仅仅是清晨的一个充电器,也绝不只是凌晨两点的减压药,他们奉献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是人间最朴实却最真挚的爱。
 “每天早上7:00,开始为隔离点近80位隔离人员分送早餐,整栋隔离楼五层,没有电梯,穿上防护服上下五趟,送完早餐全身已汗透。早餐过后,逐间清理所有隔离人员房间,80多间房,每天要清运100余斤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要上行300多级台阶到距离隔离区1000米外区域焚烧,来回数趟,汗湿的衣服不异千钧,满是水雾的护目镜,举步艰难;每天两次隔离区室内室外消毒,这份苦差只有落在同去的丁卫峰、俞洋两位男医生身上,50多斤重的消毒药桶,背着楼上楼下最少五次往返。其间,护士姐妹开始给每位隔离者量第一次体温(下午第二次),采录有关信息(排除密切接触者),因为方便工作建立的微信群,随时有人要生活用品和物资,确诊阳性患者被送进定点医院治疗后,要协助疾控中心进行终末消毒,解除隔离两次‘双阴’者离开后,要全面整理房间内务,消毒。……夜晚,为防止隔离者私自串门引发风险,工作人员只有每个人值守一层楼看护,一坐就是一整夜……遇到被隔离者紧张、害怕、焦躁,将怒气怨气撒来时,只有尽力做好解释安抚工作,默默承受忍受……”。一篇值守医护人员的日记满满都是常人无法体会的酸甜苦辣,艰难困苦,满满都是责任和坚持!
2月15日,在麻城市孝感乡集中医学观察点微信群,群员发的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令人泪奔。“致孝感乡医学隔离区所有工作人员――虽然我们一直未曾见面,但我们见到你温暖的双眼,每天消毒、测体温、三餐饭,六层楼,100多号人,逐群交流,与隔离者心理问候,需要需求您们尽力办到,我们体会到您们的辛劳,几层楼的垃圾,一袋一袋背出,一百多人饭,送到每间房门前,大爱无疆的抗疫战士!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感谢所有为我们辛苦付出的孝感乡隔离区战士!”
按照麻城市政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要求,为保障广大市民生命健康安全,进一步加强防控力度,根据市卫健委的统一部署,鼓楼卫生院毅然承担起集中医学观察点的防控任务。
 
把隔离点当成了家的人事科长徐亮,也把隔离人员当成了家人,在孝感乡医学隔离点临时办公室角落里,徐亮每天都统计着疫情各种相关信息报表,对留观人员基本信息资料采集登记,安排检测对象及时检测,随时核对检测结果,同时还要对解除隔离人员进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需求和第一时间解决困难。一墙之隔的孝感乡值守的工作人员都会问道:“每天与徐主任电话汇报工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徐主任到底在哪里办公啊”?“永不消逝的电波”和“一身特务装束”这是院长邓显章对他的调侃。
 
  “别人的车是爱妻,我的车是拖拉机”,院办主任程慧明忙中偷乐,自己打趣自己。随着疫情不断发现,防控任务愈发艰巨,物品供需矛盾突出,防疫一线值守的医护人员防护“武器”连连告急,程慧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第一时间列出紧缺急需物资清单,手机保持24小时通畅,他利用自身人脉资源,“找关系、开后门”多渠道“假私济公”,尽全力保证防疫一线的使用需求,竭尽所能不断补充蔬菜、肉类、水果、面包等生活物资,他和他的“拖拉机”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天黑透了还没回家,有时运转完物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竟然忘记自己早餐、午饭还没有吃……
铠甲坚固兵器利,粮草充足将士安,良好的后勤保障是打赢防疫战的重要基础。“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的物资供应不能断,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给一线的白衣战士采购到足够的防护用品,满足需求,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鼓楼卫生院的“萧何”――医院后勤科主任宋前进如是说。在防护用品和消杀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宋前进时常在雨雪天气和后勤保障组的同事们,冒严寒、披星月,清晨开车前往市防控指挥部领取额温枪、口罩和消毒液等物资,夜晚又抽出时间来到隔离点,替隔离人员送上买来的速效救心丸和降压药,袭袭仆仆风尘,腔腔热血热诚。
鼓楼卫生院医院护士喻吉玲、曾金玲主动响应指挥部号召,去阎家河定点救治医院支持工作。
 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团队下乡诊疗
疫情期间,鼓楼卫生院住院患者有239人,为保障这一特殊群体疫期安全,1月27日,院长办公室迅速下发《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此期间一律不收治住院患者,同时为了保证住院患者安全,谢绝家属探视,每天对住院部医护人员及住院患者进行两次体温检测。2月25日,遵照黄冈及麻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实行疫情期间封闭式管理,医院对239名精神障碍患者及140余名职工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后,紧急征用三家酒店作为140名医护人员封闭式管理期间临时住宿点,全体医护人员在对管住院患者精心诊疗同时,更是要照顾患者每日三餐,还开展全方位个性化服务,代买生活用品,帮助院外求诊患者线上代买药物,线上诊疗及指导用药,为患者安全安心住院提供有力后勤保障。在保障院内住院患者疫期安全的同时,积极落实麻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加强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治疗,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督促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落实监护责任,对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对轻症精神障碍患者落实居家用药”的会议精神,市精神卫生中心组建了由精神科主治医师曾学伦、精神卫生科主任徐亮、精神科护士熊英等人组成的医疗团队开展下乡诊疗,共上门服务患者200多人次。
该院充分发挥精神卫生中心的主导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间,在疫情稳定复工复产后,勇挑大梁,敢担重任,为人民健康安全,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丹生 胡柳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