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秀清塘满怀天,
碧色连山任鹭旋。
一亭花香爽胜暑,
丹枫卧柳赏荷莲。
这是美丽乡村建设春风吹拂后,一个普通小山村盛暑乘凉时的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麻城市铁门岗乡大庙岗村山上刘湾,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几十户人家,如棋子般散布在傍山依渠的黛色里,山虽小,湾里人称之为大山,湾前塘亦不甚大,乡亲们名其为大塘。一株150岁的倦柳如卧龙盘在入村的路口,引着一株130岁的丹枫,为乡邻们把风守望,经春历秋,不避寒暑,一个世纪的沧桑风雨都在它们静默守候里花落又花开、冬去又春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汪彤2020年6月4日的文章,《麻城百年古树年迈垂危 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抢救“卧龙先生”》,报道了大庙岗村支部书记罗振生与村民一起修建围栏,树立撑柱,保护老柳树“卧龙先生”的事迹,应该是这个普通村落第一次在省级媒体上露了“脸”。

记得小时候,湾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有声有亮,虽然日子过得都不是那样富裕,但逢年过节,依然有很多的欢声笑语。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乡邻在城镇买了房子,到外地发展,村里就空落下来。田地也抛荒了很多。慢慢地,人烟渐渐稀少,常年在湾里住的几户就是扳着指头也数得过来,很多乡亲仅仅是清明时节回来祭扫祭扫,过春节回来拜拜年就走了。
我也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吧?院子里的甜柿树柿子熟透了吧?这两棵树是父母在时种下的,年年结,年年的柿子都甜,只是以前总感觉到每一口都带着酸涩,涩涩的思念流淌着,像是眼前的文字,干枯的字句排成了行,淡了许多的痛。
近年来,随着莲米种植基地承包和通村通组路、清塘挖堰、修堤岸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来做工干活的多了,村里热闹了许多。今年疫情防控期过后,村委会加快了乡村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夏天荷花盛开,氤氲淡彩,来观赏的游人增多了,村里也更加热闹了起来。
由肖上村、大庙岗村、大店村、四角门村四村合一后的大庙岗村,在新的村党支部书记罗振生带领下,借力国家乡村振兴东风,把握契机,以党建促发展,做流转土地文章,引进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搞莲米种植,建花卉苗圃,修通村通组路,探索农旅结合乡村经济发展新思路,兴产业,办公司,做服务,惠民生。一位优秀党支书就是一只红色领头雁,犹如一个红色支点撬活全盘。
山上刘湾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村路四通八达,清塘挖堰,垃圾分类,稻场硬化,路旁紫薇连成线,花圃里种上了红玫瑰、月季,村委会经常请人养护修剪,沿着湾前大塘修建的水泥亭子成了湾里人乘凉避暑的好地方。坐在亭子里,荷塘碧秀千顷,如翡涛翠海,花香随风舞来,每一瓣都沁到心脾,每一缕都爽到骨里。远山耸绿,碧色连天,似画卷,如连城,白云在城垛上任情舒展,纵情畅舞,每一片都如洁如梦幻,每一势都似灭似绚烂。清淤后加了石基围栏的湾前大塘水亮起来了,映着月光日光,波光粼粼,像龙鳞,似霞片,如银屑,每一荡都带着琴韵,每一漾都拨着思弦,每一潮都连着心动。诗人要是来了,那妙不可言的灵感肯定是会像绵绵的碧波秀浪滔滔不绝,无穷无已的。
促居闹市客难留,美丽乡村亲来频,刘思武伯伯家,张厚金伯伯家,刘全志叔叔家这段时间亲友不断。几个农家小菜,一两瓶村醪啤酒,几个小孩子嘻嘻哈哈,加上聊不完的旧闻新事,凑拢来都会是一篇让孩子们无比开心的美好日记,填满大人们一个整天的充盈日程。莫笑农家腊酒浑,莫道乡愁不销魂,任是深山更深处,一壶浊酒浇古今。
周边村庄的乡邻们带着大大小小的孩子,开着车,一家子一家子的,赏赏荷花,摘摘莲叶,闻闻玫瑰,取几个镜头。风景入了镜,人也入了景,汇到眼里,聚在心间,联着记忆的珍珠,都会是精神的胶卷。孩子们的笑容漾到荷塘碧海里,漾在绿波翠纹里,漾到白云蓝天上,每一声都那么真、那么脆、那么甜。孩子们的快乐嬉戏让我们想起了遥远记忆里的我们的童年,国家的繁荣富强,乡村的美丽建设,会让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更加丰富多彩。赏玩的人们一拨又一拨的,一车又一车的,把沉睡的村落唤得热热闹闹的。丹枫卧柳不再寂寞了。
罗振生书记介绍说,山上刘湾美丽乡村建设的事情,社区专门请了专家做了设计方案,项目建设有关政策已经支持到位,如果不是疫情影响,乡村建设的进度还会更快一些。
(
刘丹生 熊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