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0 15:57:20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走进“渔光互补项目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碧水,闪闪发光的光伏面板,水面与镜面相互折射,交相辉映,成为了富有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登记注册在通山县燕厦乡的通山中电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上海电力投资,国电投长江生态能源有限公司控股的光伏发电企业,总投资高达7亿多元,每年可为电网提供8000万度电,与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1.71万吨。
“气温越高对我们项目施工设备调试越有利,目前已经到了项目整体安装调试阶段”施工现场项目工作人员说道,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通山燕厦100MWp地面光伏发电“富有渔光互补改建项目”的建设热度也在逐渐升高,在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如火如荼推进光伏板的安装调试。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水库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充分利用光伏阵列的遮挡作用下方水域进行鱼虾等水产养殖,实现“上可发电、下可水产的发电新模式。“我们此次项目能够顺利的推进,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通山县税务局的同志们积极为我们提供了最为方便的涉税服务,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帮助我们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压力,让我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项目建设之中去”企业负责人王松霖说到。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通山县税务局大力推广退税工作“网上办”、“不见面”办理,针对中电光伏这样的退税大户,成立退税工作专班,实施退税辅导线上线下辅导全覆盖,退税工作精准匹配,实施“一对一”“点对点”,灵活运用电话,微信等方式向企业推送政策,通过邮寄方式报送了纸质退税材料,公司负责人称在不到三个工作日内该公司就收到了全额留抵退税款,这笔税款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的回笼压力,将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帮助企业提振产能。
“受疫情的影响,企业领取发票,报送纸质资料存在一定的麻烦,但在税管员的对接沟通下,我们及时在电子税务局申请了电子发票,解决了办税难题,实现了防疫和企业办税两不误。”中电光伏财务负责人袁女士感慨到。
在燕厦乡,华中地区首座100MW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建成使得3000余亩荒山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给村集体经济汇聚了“大能量”,每年可实现村集体产业收入十万元左右,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更通过村集体产业收入完善了村级重点项目建设,并安置了一大批公益性岗位,让老百姓真真切切通过小光伏板实现了收入的提高。
近年来,通山县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现已经打造集风、光、水、核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在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大局上,通山县税务局主动担当作为,持续聚焦光伏产业涉税需求,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打造现代化秀美新通山不断贡献税务力量。
(龙亚琦 陈泽慧 李洋樊)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