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长江故道生态安全屏障,近日,石首市司法局天鹅洲司法所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落地实施,以“法护长江美”为核心主题,创新推出“现场互动+线下宣讲+线上传播”三维普法模式,通过村组覆盖、活动融入、云端延伸的系列举措,让长江大保护法治理念深入群众生活,为辖区生态保护注入法治动能。
音乐会搭台聚人气,趣味互动学法律
在江豚湾的普法展位前,“故道明月夜”中秋生态音乐会成为普法宣传的重要场景延伸。麋鹿造型灯光装置与“保护长江生态”宣传牌形成视觉联动。工作人员摒弃传统宣讲模式,设计“击鼓传法”互动游戏,围绕“非法排污举报途径”“水生生物保护义务”等问题与群众趣味互动,同步结合江豚保护真实案例解析法律责任,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掌握法律知识。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百余名群众主动参与,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村组宣讲破壁垒,法治宣传齐参与
在村组宣讲中,司法所精准聚焦村民需求,打造“本土案例+方言解读”特色普法课堂。工作人员深入河口村、三户街村等6个村组,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十个长江流域水生态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言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十五项禁止行为”,重点明确非法捕捞、违规占用水域等行为的法律后果,现场发放普法图文手册,累计开展法治宣讲8场,覆盖群众300余人次,切实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
公众号专栏拓广度,线上普法不打烊
线上宣传构建起长江大保护法治传播长效阵地。在开发区公众号“法润天鹅洲”专栏上持续发力,已推送2期主题内容,通过“法律条文+生态故事”的融合形式,生动展现法治护航生态保护的实践成果。据悉,今年以来“法润天鹅洲”专栏已推送各类普法知识10余篇,实现了法治宣传的广泛覆盖与深度渗透。
此次长江大保护系列普法活动,通过多场景、多形式的创新实践,让《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从条文走向生活,有效提升了群众生态保护法治意识。下一步,天鹅洲司法所将持续深化普法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在保护区设立普法驿站,推动法治宣传常态化、精准化,以法治力量守护长江故道的碧水蓝天,为辖区生态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潘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