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荆州市司法局党委对标对表市委支点建设“147”发展战略,立足“一个统抓、五大职能”,出台《服务保障“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六大行动实施方案》,奋力在新征程中展现司法行政担当作为。
一是聚焦固根本,开展法治荆州建设提质行动。健全党委领导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和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完善法治督察与党委巡察、法律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探索重大法治事件专项督察,切实发挥督察在法治建设责任落实中的压力传导作用。科学谋划和编制《法治荆州建设规划(2026-2030年)》和九五普法规划,做到法治荆州建设与市委政府中心大局同频共振,为荆州高质量发展添注法治动能。
二是聚焦促公正,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提能行动。围绕洪湖流域治理、营商环境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文旅产业发展等改革亟需、群众急盼,加大制度供给力度,以高质量立法保障“四大战略”实施。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强化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提升政府依法决策水平。健全行政执法监督“1+N”多元工作机制,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质效。加大行政复议监督纠错力度,倒逼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加大重大工程、重点领域行政争议化解力度,进一步提升行政争议化解效能。
三是聚焦稳发展,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优行动。完善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双审联动”机制,持续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聚焦市场监管、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劳动保障、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快落实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积极运用“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等柔性执法,推动落实“综合查一次”制度,努力营造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依托“东规西微”“万所联万会”“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团”等机制,常态化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支持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行业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领域,延伸拓展法律服务供给,全力营造优质规范的法律服务环境。
四是聚焦惠民生,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提标行动。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春’字号”“法援惠民生”等系列活动。推进“公证规范优质”活动,落实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等惠民措施;开展“8.26”律师免费咨询日、女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团送法进基层、“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等活动,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加强律师行业党建示范品牌创建、青年律师能力提升和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律师行业服务能级。扎实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集中整治法律服务领域突出问题,常态化开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不断强化法律服务行业监管。
五是聚焦保稳定,开展基层依法治理提效行动。深入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律“多进”活动,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加强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大力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统筹推进“五项业务”工作,严格管控“两类”重点人员,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指导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强化装备保障,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六是聚焦强作风,开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深入学习贯彻荆州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找准司法行政服务保障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一步激励司法行政干部以从严从紧从实的精神状态、竞进提质争先的奋斗姿态,全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争先进位、整体提升。巩固深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司法行政队伍突出问题集中教育整治,不断强化清廉机关、清廉系统建设。扎实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六大行动,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干部建功“支点建设”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
接下来,荆州司法行政系统将以“六大行动”为抓手,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服务保障、聚合系统力量,进一步激励司法行政干部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为我市“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王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