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通山县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08 15:55:58 来源: 点击: 0
      (通讯员:郭细军)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安排,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改革的重大举措。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抓手,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执法新模式,在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完善执法制度体系,夯实执法基础
       健全行政执法规范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出台《执法监管计划》《涉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指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等文件,细化执法流程和标准,确保执法尺度统一、程序合法。健全案件事前审查制度。在每个案件下达执法文书前,市生态环境局每周从各县(市、区)抽调执法业务骨干对案件调查取证资料完整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督促进一步完善调查取证资料,确保证据充分、确凿。健全重大案件集体审议制度。成立重大案件法制审核委员会,及时对行政处罚金额较大、查封扣押、限停产、按日计罚等重大行政执法案件的调查取证资料完整性、证据充分性、程序合法性等进行集体审议。健全案件事后评查制度。每周对已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案件进行全覆盖审查,进一步提高案件完整性、合法性。同时,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及时公开执法事项清单(含执法主体、依据、流程等)、执法监管计划、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双随机、一公开”等工作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提升执法效能
       大力推进非现场执法建成覆盖6家重点企业的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废水、废气排放数据实时监测,2024年办理1起在线监控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案件;运用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提高执法便捷性、精准度;充分运用全国排污许可平台、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平台、企业自行监测平台等网站查询企业环保手续办理、主体责任落实等情况,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大力实施差异化监管根据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将企业划分为“绿、蓝、黄、红”四级,对环保信用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高风险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实现精准施策。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对星火原、玉龙机械等4家正面清单企业实行非现场监管且减少检查频次。对连续三年未被行政处罚、未被群众投诉举报、环境管理绩效较好的企业降低检查频次,尽量降低企业负担,强化服务指导,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三、深化执法服务理念,优化营商环境
       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定《通山县“综合查一次”工作计划表》,将垃圾填埋企业、工业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成品油经营主体、检验检测机构等行政检查列入综合查一次清单。6月份,联合县商务部门开展成品油联合执法检查。今年以来,采取“双随机”抽查、综合查一次等执法方式加强企业执法监管,共立案7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起,罚款2.1万元,推动16家企业完成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1家企业实现清洁生产转型,有效降低了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推行柔性执法贯彻落实《湖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咸宁市生态环境局包容审慎监管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实行“轻微免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轻微不罚”,对中源生物质、长河电子等2家企业违法行为轻微且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危害的企业不予处罚,降低企业经济负担共30余万元,引导企业自觉守法。优化审批服务压时限,将环评审批时限由法定30天缩短为13天;减环节,实行环评审批一网办,业主仅需在环评审批平台一次性提交申报材料即可办理审批服务,实现零跑腿;优服务,强化生态环境窗口服务,坚持一张笑脸、一张座椅、一杯热茶,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建立重大项目“一对一”帮扶机制,及时解决企业疑难问题,避免企业走冤枉路,花冤枉钱,助力项目尽快落地投产。今年以来,共审批项目14个,均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批。加强普法宣传开展“环保法规进企业”“以案释法”等活动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建立企业环保交流微信群,及时解答企业咨询,提升企业环保管理能力。
       四、强化执法能力建设,锻造环保铁军
       加强业务培训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国家和省市县组织的执法大练兵、一月一法、案件评查、执法岗位、环境信访等“线上+线下”培训15人次,不断提升执法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培养执法尖兵、金种子共2名。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投入40余万元开展生态环境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购置执法记录仪、笔记本电脑、便携打印机、无人机等装备,达到执法标准化能力建设要求,创建为A级示范单位。严明纪律作风开展空蛮散乱假作风专项整治,执法廉政警示教育、典型案例讲评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全省环保系统执法人员16个严禁行为规范,大力查处执法不公、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树立环保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下一步,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将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提升执法队伍战斗力;进一步深化科技赋能执法,整合在线监测、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数据资源,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监管模式;进一步优化执法服务机制,持续落实“柔性执法”政策,扩大“首违不罚”“轻微不罚”适用范围,建立企业环保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涉企行政执法服务水平,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