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近日,公安县司法局紧扣“精准普法+智慧赋能+队伍培育”三维联动主线,以县文明办“戏曲进乡村文明公益行”活动为纽带,创新“文艺+普法”“线下浸润+线上贯通”的立体化宣传模式,推动民法典融入乡村治理体系,让法治阳光精准照进千家万户;通过情景化普法、专业化培训、数字化赋能,以生动实践创新打造基层法治宣传新范式。
文艺为媒,让民法典“声入人心”。以县文明办“送戏曲下乡”活动为载体,组织局青年干部、律师组成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赴夹竹园、孟家溪、章田寺等乡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将涵盖民法典、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未成年人保护、禁毒防诈反邪教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手册和彩页与印有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二维码的"法治围裙"组合成"普法能量包",吸引村民扫码获取法律咨询、机构导航、文书下载等在线服务。律师志愿者化身“田间普法员”,用方言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大白话”,结合本地案例解读《民法典》相关条款,现场解答“子女抚养权归属”“宅基地继承”等热点问题,实现“看戏听法、学用结合”。
以训促调,让民法典“落地生根”。在全县推进组级“三项改革”全面充实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的前提下,县法律援助中心联合辖区司法所,以“民法典与乡村生活”为主题,组织村辅、组辅以及法律明白人等基层治理主力军开展专题培训。围绕“相邻权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实务问题,通过教授调解技巧、以案释法等形式,指导基层工作者精准运用法律工具,提升法治素养,让民法典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的“定心丸”。
数智赋能,让民法典“触手可及”。依托公安县公共法律服务智慧平台,打造“民法典云课堂”,推出民法典短视频专栏,以专家解答、知识问答等形式解读婚姻家庭、赡养继承等高频法律问题。平台同步上线“AI律师”,24小时智能解答群众法律问题。为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民法典宣传短视频及电子宣传手册,方便群众随时学习、查询法律知识,提升普法实效。
据悉,近年来,公安县司法局以“文艺+普法”激活乡村法治活力,以“培训+实践”筑牢基层法治根基,以“智能+服务”破解普法落地难题,形成“需求导向、精准供给、长效常态”的普法新范式。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群众法治获得感,更推动了民法典从“纸面”到“田间”的生动转化。当法律褪去严肃外衣,以艺术为舟、乡音为桨,法治之花终将在阡陌间绽放。
(吴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