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协作机制,切实提升区域知识产权案件多元化解能力,8月18日,黄州区人民法院开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多元化解能力”同堂培训活动,区委宣传部、市公安局黄州分局、区检察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黄冈仲裁委员会等多家单位相关人员齐聚一堂,共学业务知识、共研法律适用、共商解纷良策。
统一思想共识,锚定协同方向
活动伊始,区法院立案庭庭长陈泽重点从2025年区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情况、知识产权纠纷联动调解工作的成效及协同保护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三个方面,系统汇报了全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为各部门精准对接协作锚定了方向。
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余晓利深刻阐述了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的重要意义。她表示“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既是提升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的关键路径,也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支撑,更是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保障创新主体权益的必然要求。”同时介绍了区法院在推动协同保护方面采取的关键措施,并呼吁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能力提升,强化专业支撑
活动中,专题培训内容紧扣实践需求,突出实用性与指导性。综合庭法官助理柯卉结合生动案例,讲解了商标权、著作权纠纷侵权认定标准、赔偿数额计算方法等民事领域法律适用要点,既从理论层面深度剖析法律条文,又从实践角度解决重点问题。
刑庭法官艾意则以法释[2025]5号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知识产权犯罪现状与特点、刑事司法保护体系、犯罪高发罪名解析、行刑衔接实务等,助力强化行刑衔接意识与能力。
立案庭庭长陈泽立足丰富实践经验,围绕提升调解效能作专题辅导,分享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的核心策略与实操技巧,讲述了调解工作中常见误区与破解方案,为多元化解纠纷提供有力方法支撑。
深化协同实践,护航创新发展
此次同堂培训是黄州区人民法院深化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的重要实践。法院通过搭建平台,汇聚行政、司法、执法及仲裁等多方力量同堂学习、交流互鉴,有效打破了信息壁垒,显著增强了协同保护的整体合力和专业水平。未来,黄州区人民法院将持续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不断拓展协同保护深度、广度,为营造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柯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