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因长期“罢工”而臭气弥漫的污水处理站如今运行正常空气清新。近日,华容区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精准监督,推动相关部门迅速整改并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解决了困扰华容镇牌坊村杨田村村民的污水治理难题,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法治“清流”。
“以前路过这儿都得捂着鼻子赶紧走,现在好了,处理站天天正常运行空气明显清新多了!”面对前来回访的检察官,华容镇杨田村村民老王高兴地说。这一让村民交口称赞的变化源于华容区检察院运用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有效破解了乡村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的难题。
2025年2月14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一条紧急线索直达华容区检察院:牌坊村、杨田村污水理站长期停运。检察官火速赶赴现场,触目景象印证了举报——处理池内污水淤积发黑,杂草蔓生覆盖设备,防护栏大面积断裂倒塌刺鼻异味弥漫。
经查,设施瘫痪导致生活污水直排风险陡增,不仅污染周边水土环境更直接影响村民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
找准病灶后华容区检察院于3月5日依法向责任单位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直指管理缺位核心问题明确要求:建立“河湖长定期巡查督导+专职保洁员日常维护”“村级组织属地协管+第三方专业机构技术运维”的协同管理责任体系确保权责明晰、运行规范。
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响应组建联合整改专班:专业技术人员为两处设施“把脉问诊”,建立详尽运维档案,工程队进驻彻底清理牌坊村刘金湾站淤积污泥,杨田村倒塌护栏全面更新加固并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整改全程聚焦堵点精准施策。
整改成效如何?群众现场“打分”,检察院组织村民代表、听证员赴两村实地验收。“池子干净了设备转起来了,臭味真没了!”村民代表现场确认设施恢复正常运行,听证员对照检察建议清单逐一核验后表示:“清淤彻底、护栏牢固标识清晰,整改扎实到位”。
“设施‘转起来’只是第一步关键在长久‘转得好’”。华容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跟进监督通过公益诉讼“回头看”定期巡查报告机制压实运维责任,并推动将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护纳入乡村治理考核体系,严防问题反弹回潮,让治污成果持久惠民。
本案是华容检察深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缩影。2022年以来,该院聚焦生态痛点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19件,通过检察建议督促治理污染修复生态问题72项,创新构建“司法+社会共治”模式,发展“益心为公”志愿者128名接收志愿者举报线索60条有效拓展监督触角。
(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