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所向的“双向奔赴” 检律协作共绘司法“同心圆”
2025-07-03 14:21:51 来源: 点击: 0
“近年来,检察机关针对律师推出的一系列便民举措让我对检律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多次参加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检察院公开听证、法治活动的王律师话语间流露出欣慰。一直以来,伍家岗区检察院不断强化律师执业权利保障,通过优化服务平台、构建协作机制、创新监督模式,持续做优律师服务,不断深化检律良性互动,推动建立“亲”而不逾矩,“清”而不远疏的新型检律关系。
优化“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律师执业体验
高标准打造窗口服务。在律师执业过程中,阅卷难、会见难曾广受“吐槽”。针对该现象,伍家岗区检察院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了律师专属通道,由专人专岗负责律师接待服务,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模式。推行一次告知、一证申请、一窗通办、一网流转、一日办结“五个一”工作法,编制《律师服务指引手册》,整合案件查询、阅卷申请、材料提交等功能,律师凭有效证件即可办理全部业务。同时自主研发互联网阅卷自动提醒应用,第一时间检测12309平台律师提交的互联网阅卷申请并立即向工作人员发送手机短信提醒,将律师提交互联网阅卷申请到律师自行下载查看电子卷宗的流程缩至1小时以内。与此同时,为方便律师快速获取流程信息,该院研发案件程序变更短信通知平台,第一时间主动将案件程序性信息告知辩护律师,自2025年1月上线以来,自动向律师推送案件节点变更信息,累计发送信息120余条。
全覆盖推动电子阅卷。电子卷宗制作全覆盖,帮助律师实现电子化阅卷,同时建立设置密码、水印追踪、特殊案件签订保密协议等防泄密措施。2024年该院案件管理部门共提供电子阅卷服务145件次,为律师提供互联网阅卷服务92件次,为现场阅卷律师提供阅卷服务53件次并免费提供电子光盘。对普通犯罪案件,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制作、当天阅卷,互联网阅卷占比从2020年的24%提升至2024年63%,确保律师阅卷“一次不用跑”或“最多跑一次”,让司法服务更有温度、更显效率。
全链条实现权利救济。“多亏了检察院和孙检察官,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已经调取了案件的证据材料并向法院提交,也算没有辜负当事人的委托。”2025年4月的一天,喻律师拿着两面锦旗来到伍家岗区检察院,感谢检察官为他快速解决了取证“老大难”。针对律师权益保障,该院建立“三步闭环”维权体系。优化前端预警,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专设律师维权岗,受案环节建立“三问”,问律师代理情况、问律师联系方式、问律师诉讼需求。送案环节建立“三查”机制,查是否阻碍律师阅卷、查是否充分听取律师意见、查是否及时告知流程信息。优化中端处置,对阻碍律师执业行为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反馈,一般投诉5个工作日内办结。近三年来,在侦查、审查起诉等环节听取律师维权意见21条,全部答复,律师满意度100%。
构建“互动式”协作机制,深化法律职业共同体
办案环节深度参与。在重大案件审查中推行“七个必听”,明确审查逮捕、羁押必要性审查等七个必须听取意见环节,2024年律师提出意见采纳率达90%,3件案件通过律师建议补充侦查关键证据。建立律师书面辩护意见审查“每案必录”机制,对律师提出书面辩护意见的,检察官应在终结性法律文书中对律师意见作出阐释性回应。值班律师对认罪认罚案件的阅卷率、会见率、提出书面辩护意见率100%,保障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制度中深度参与切实履职。“检察机关认真听取并及时回应了我对案件处理的意见,让我看到了检律协作的‘共赢’效果”。代理未检案件的何律师认为,该院在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检律互动深入开展。以“走动”促“互动”,借助检律协作、检校协作等机制,与区司法局、区律协共建“检律小课堂”,每季度开设新型犯罪认定、刑事证据审查等专题培训。邀请辖区内12家律师事务所近30名律师走进检察机关,与检察官进行现场互动交流,介绍现阶段该院检察工作重点和特色,加深律师群体对于检察工作情况的了解和感知。在介绍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新举措的同时,听取律师对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意见建议并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
新型领域协同探索。该院积极推进律师参与矛盾化解,试点律师(公益)代理涉经营主体控告申诉案件工作,对65件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罪案件,律师协同检察机关加大疏导力度,已促成63名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22件刑事案件当事人达成和解,43件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试点律师(公益)代理涉经营主体控告申诉案件工作,通过引入律师参与重大、疑难、复杂控告申诉案件办理,有效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创新“闭环式”监督模式,确保长效机制运行
专项督察常态化。提出阅卷要求,检察院能否及时安排?要求和检察官沟通案件事宜,检察官能否妥善回应?对此,案件管理、检务督察部门每半年联合开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专项督察,通过流程监控、案件评查、问卷调查等方式重点检查律师会见室硬件配置、律师意见听取等情况。制作《律师满意度调查表》,就案件办理情况、办案程序、工作作风等方面通过网络问卷、不记名投放信箱等方式,常态化收集意见建议41条,并做出及时反馈。
考核评价体系化。为了确保检律协作机制常态化运行,该院将律师权利保障工作纳入检察官绩效考核,设置“律师意见记载”“维权线索成案”七项指标纳入个人考核。同时建立“检律互评”机制,将年度互评结果作为评优重要参考,引导检察人员将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放在心上、落在行上。
制度建设标准化。该院出台《律师执业权利保障二十条》,细化听取意见、权利救济等操作规范,编纂《检律交往正负面清单》,明确“亲”“清”交往边界。督察发现问题整改率100%,检察人员阻碍律师执业行为连续十余年“零发生”,相关经验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3次。
检律协作是法治建设的“双向奔赴”,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该院将继续丰富检律互动形式、创新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板块、做精做细做优律师服务,和律师群体共同维护刑事司法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共绘检律协作的司法“同心圆”。
(周俊 张静怡)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