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出售对公账户轻松获利?触刑!
2025-06-27 21:16:46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提供的是对公账户,应该不是诈骗”——这是不少人的常见认知。对公账户因其开立要求严格,天然具备较高可信度。然而,向对公账户转账真的万无一失吗?!事实绝非如此。近日鄂州市华容区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诈骗分子利用对公账户诈骗、洗钱的案件。出售对公账户的被告人文某某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同时追缴全部违法所得。
   2024年底,经济窘迫的文某某从网络上处得知一条“捷径”:只需用身份证注册公司、提供对公账户,即可换取1.5万元“好处费”。手头拮据的他迅速联系上家,按指示前往新疆库尔勒。在那里,他享受着“贴心服务”——注册新手机号、办理营业执照、开设对公账户,所有费用由上家承担,还额外获得“跑腿费”。
   尽管意识到事有蹊跷,但“钱太好赚了”的念头让文某某铤而走险。办理完毕后,他将包含营业执照正副本、公司印章、财务章、私章、结算银行卡、U盾、手机卡、身份证复印件(俗称“八件套”)在内的全套账户材料悉数交出,非法获利2万余元。?殊不知,这套账户旋即成为诈骗分子洗钱的“中转站”。
   2024年12月,鄂州市华容区的李女士焦急报警:她在某“炒股平台”投入3万元后无法提现。经查,李女士此前被网络视频引诱关注所谓“炒股公众号”,跟随操作初期确有“盈利”,但当要求提现时,平台却以缴纳手续费为由,诱使其向多个对公账户转账。其中,就包括文某某出售的账户。该账户在短短一月内接收不明资金流水竟高达40余万元!
   2025年5月,检察机关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文某某提起公诉,法院审理认为,文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即出售对公账户),情节严重,经审理依法作出如上判决。
   检察官说法
   出租、出借、买卖银行卡或对公账户涉嫌违法犯罪,不能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为了贪图小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要提高个人法律意识,妥善保管好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网银U盾、对公账户等,如发现有买卖电话卡、银行卡等违法行为,应及时报警处理。
   (谢易)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