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调解“不打烊”——崇阳县法院:邻里排水起纠纷,法官调解化心结
2025-05-06 09:27:04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可再近的关系也需要互相的理解与沟通,如果邻里关系处理不当,便会引起纠纷,产生隔阂。
曾某甲和曾某乙为同村同姓的邻居,两人房子相邻,但曾某甲家地势较高,曾某乙家地势较低,每逢下雨,山上和场地的雨水便泻入曾某乙家院子内,十多年来双方为此问题多次引发矛盾,村委会数次介入调解,均无功而返。今年年初,村委会为缓和两家矛盾,安排人手在曾某甲场地边挖好排水沟,哪知曾某甲过年期间把排水沟毁坏。曾某乙得知后情绪十分激动,向白霓镇综治中心反映,表示如果再处理不好,便要将曾某甲告上法庭。综治中心想组织双方协调,但曾某甲一直以在外地工作不便回家为由推脱。
4月初,白霓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得知曾某甲“五一”将回家,遂向白霓人民法庭反映纠纷情况,“曾某甲很少回家,这次机会难得,希望可以借这个机会调解好双方的纠纷,否则又不知道要等多久,而且夏天易发暴雨,曾某乙家可能又要遭受损失。”
考虑到邻里纠纷特殊性,想要真正化解矛盾,移除双方的“心墙”,就必须到现场,找出矛盾的真正症结所在。承办法官得知后,立即到现场查看,了解案件情况。
5月3日早上,承办法官得知,曾某甲于昨天晚上回村,且今天下午就要走,便立即和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组织两方开展调解。
调解中,曾某甲坚决反对在自家场地上挖排水沟,表示自己的地不可能给别人家排水。后从双方言语中得知,原来曾某甲认为曾某乙在他十几年前建房时占了他的坡地,还举报过他建房子,所以才积累下怨气,针对曾某乙。
“怨归怨,法归法,权利不是用来报复的工具,而且你家房子都建好十几年了,都是同村同姓又是邻居,你这样做,你觉得村里人会怎么看......”
“一笔写不出两个曾字,上梁下屋之间还是要和气生财,矛盾闹久了,两家变成仇人就划不来了......”
在承办法官和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近两小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耐心劝解、协调下,双方终于握手言和,曾某甲同意在场地旁挖排水沟,并当场就将排水沟修建的位置定好了。
邻里纠纷看似小事,但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更是对邻里关系有着深远影响。崇阳县法院白霓人民法庭始终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全过程,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为群众办实事,用法法治之力守护邻里和谐。
(汪戈)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