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兰雨坤)5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的《中国检务透明度指数报告(2023)——以检察院网站和新媒体公开为视角》显示,在本次“中国检务透明度指数评估结果”中,大冶市人民检察院位居基层人民检察院排名的第9名。
本次评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项目组围绕助力民生保障(占30%)、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占30%)、助力社会治理(占20%)、助力规范履职(占20%)4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采取百分制计分排名方式展开,大冶市人民检察院的指标得分总分为58.1。
近年来,该院认真贯彻落实检察系统检务公开工作要求,健全公开机制,创新公开形式,自觉接受监督,提升工作规范,着力维护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度和力量。
一、突出平台建设,服务基层治理
普法宣传是检察机关履职的重要方式,通过全方位搭建“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在门户网上上设置检务公开专栏以及网上举报、网上咨询等栏目;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检察官说法”、“以案说法”、“冶检风采”等多个专栏,实现与门户网站数据同步,搭建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随时向人民群众宣传检察工作动态,自觉接受各界监督,并积极扩大检务公开和社会监督的范围。
二、关注案件公开,保障群众权益
将案件信息公开作为检务公开透明的核心内容,同步公开案件办理进度,通过积极举办检察公开听证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主动将案件办理情况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下,有利于提高检察机关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人民群 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健全机制建设,推动检务公开
常态化、多元化开展“检察开放日”、“宪法宣传周”等法治宣传活动,健全、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以及新闻媒体联络机制,增进其对检察工作的了解,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观12309服务中心、案管中心、同心未检工作室、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地,开展社会参与的线下互动形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自觉接受监督,以公开促公正、树形象。
下一步,该院将以此次发布为契机,不断优化完善公开形式,丰富检民互动渠道,持续推进公开平台、制度机制建设,提升司法透明度、公信力,让检务公开更好的走进群众,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