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孝昌法院收到了来自武汉市新洲区的施先生寄来两面锦旗,以感谢孝昌县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室调解员助其追索回15年前的一笔劳务费,并帮助其找到了新工作。
2009年6月,原告施先生在武汉某区带领钢筋班组共计十余人在被告手下承接钢筋活,工程完工后,被告留下一张下65678元的欠条,便再无音讯。15年过去了,原告经历了先行垫付其他人工资,每年过年去被告家讨薪,被告更换手机号,过年不回老家,玩起了消失等等,最后无奈下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
接到该案件后,孝昌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室调解员们坚持将“非诉讼机制挺在前面”的调解理念,积极联系被告,被告表示欠款属实,但自己目前无力支付该笔欠款,自己的资金运转也困难。经过调解员们了解,发现原被告双方过去曾有一段同甘共苦、共同创业的艰苦岁月,于是他们迅速转变调解策略,打出了亲情牌,重温了那段难忘的兄弟之情,被告感念原告曾在自己最艰苦的日子里,不离不弃的帮助过自己,于是主动同原告协商解决方案。经过多轮协商,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通过视频线上申请了司法确认。到此这个15年的矛盾纠纷终于得到了化解,原告对调解员表示感谢,进而赠送了两面锦旗。
立案庭庭长季海林表示:“调解案件不能仅仅限制在表面,更是要做好双方当事人内心的思想工作,只要把思想做到位,把当事人心中的气结捋顺了,案件大多数都能达成调解协议。而且诉前调解相比于诉讼开庭来说,双方当事人所处的诉讼环境相对比较宽松,不会产生一种不是你赢就是我输的压迫感。”
孝昌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室自2024年3月成立,已受理各类民事案件235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50余件,调解成功率为21.28%。
(刘萍萍 黄庆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