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暖阳高照,惠风和畅,湖北省检察院新闻处“走基层、话发展、展风采”采访活动来到赤壁赤马港街道夏龙铺社区,对大湖咀遗址保护案开展“回头看”,深入了解检察机关在文物及遗址开发保护工作中的履职作为。
“大湖咀遗址是目前在长江以南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城址,这对于研究长江以南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物之所言比言之所言更有力’,特别是这里出土的青铜文物,对于研究‘金道锡行’的开辟和流通是如何影响先秦时期社会进程、研究中国古代铸造工艺以及青铜器是如何推动中华礼乐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陈列的是在大湖咀出土玉玦,推测是头饰佩,在考古挖掘中常常成对地出现在古墓女主头部两侧。”
“我们将加快推动大湖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做好赤壁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研究阐释,保护好遗址古城、文物、建筑等实体,让大湖咀遗址历史遗迹、建筑艺术、工匠精神传承发扬,让文物‘活起来’!”
在大湖咀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和工地库房,在考古人员的讲解下,湖北省检察院新闻处负责人袁明一行与记者团详细了解了大湖咀遗址概括、价值、考古收获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请问,检察机关在大湖咀遗址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听完讲解后,记者们就当地检察机关在文物和遗址保护工作中的履职作为展开了提问。
“我是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祝爱华,我来说几句吧。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将保护端口前移,预防可能性风险隐患,并督促行政机关凝聚力量落实保护措施,为大湖咀遗址考古发掘进程保驾护航。检察机关的参与让我们更妥当解决好本地用工协调、青苗补偿等事宜,也震慑了可能存在的不法分子,避免大湖咀遗址抢掘、盗掘风险的发生。在检察机关依法监督和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湖咀遗址于2023年10月被核定公布为第八批赤壁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保护大湖咀遗址,检察机关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记者继续追问,进而向检察机关了解检察履职细节。
“自大湖咀遗址被发现以来,各类宣传铺天盖地,引发群众热议。在咸宁市检察院的提示下,我们来到现场跟进其保护进度,发现文旅单位已采取相关保护措施。但大湖咀遗址有着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古迹不可再生与损害不可逆转等特质,意味着对其要实行更加严密、更加超前的保护,重在预防损害风险。我们通过召开磋商会,推动了大湖咀遗址的文物保护‘四有’工作、提请政府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进程。”检察机关回应道。
“另外,为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以个案办理推动系统治理,赤壁市检察院今年1月25日与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签订文物保护协作机制,以大湖咀遗址为试点建立公益诉讼保护实践基地,以此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工作格局。”
……
黄泥古井,瓦砾青铜,考古专家带着大家一层一层拨开时代的封层,给予遗址最大程度的温存与生机,还原一些人物、一段历史、一个时代。一番参观采访下来,记者们收获满满,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在返程的大巴车上,大家还在津津乐道,意犹未尽。
“履职很充分!”“益心为公”志愿者李波也对检察机关的工作成效竖起了大拇指,并说作为一名赤壁百姓,“希望赤壁检察机关继续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助推形成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合力,积极履行检察职能,办理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案件,以高质量检察履职守护历史文脉”。
(黄康平 卢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