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联络站“链”上人大代表联络站 守护一库碧水的“双向奔赴”
2024-03-28 18:40:17 来源: 点击: 0
(通讯员 温珉玥)“检察联络站进驻人大代表联络站,让我感受到,检察机关秉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有力推动履职业务进基层单元,共同推动民生问题高效解决。”
“参观后我感受到,这里将是检察履职的前沿阵地、攻坚堡垒,民生实事将在这里纳百家之言、集万民之智,代表建议也将在这里落地有声。”
3月28日上午,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检察院共同在丹赵路街道办事处茅腊坪村开展“净岸护水”专项行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余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殷耀刚,10名市人大代表及市人大、市检察院、丹赵路街办相关人员参加活动。活动期间,市人大代表对该院的做法连连点赞。
据了解,2月29日,丹江口市检察院检察联络站已在茅腊坪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式成立,这也是十堰市首家检察联络站进驻代表联络站,开启了“人大+检察”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实地参观 打造代表联络“主阵地”
一张会议桌,一个写字台,一部热线电话,一个展示架,墙上的展板展示着检察联络站工作职责和制度,人大代表履职风采照片尽显初心与担当……
一走进茅腊坪村委会二楼,映入眼帘的就是“人大代表联络站”“检察联络站”两块门牌,办公区的“主人”既是人大代表,亦是人民检察官。
“我们将用好这一载体,通过联合互动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双向转化、双重监督、双向贯通、双融共进,提升双方履职质效,推动‘人大+检察’监督切实落地长效,形成标志性成果。”带领人大代表参观期间,殷耀刚向代表们介绍道。他表示,该院将持续依托检察联络站,进一步密切检察机关与人大代表、基层群众之间的联系,努力将联络站打造成根植基层民意表达的有效平台、推进民主法治的司法监督重要阵地,打造新时代法治平安建设的丹检“新名片”。
“检察机关入驻,也意味着‘人大+检察’有了一个新的‘枢纽站’,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凝聚监督合力,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优势互补,特别是要加强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把代表建议中的好思路、金点子进一步转化为依法能动履职的司法实践,在守护‘一库碧水永续北送’上作出新的检察贡献。”活动期间,余平就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要求。
净岸护水 升级为民服务“幸福站”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丹江口市,这座与水结缘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近日掀起了一股全民参与“净岸护水”的热潮。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随后,大家一同前往计家沟村河岸沿线开展“净岸护水”专项行动。
活动中,大家沿河徒步前进,以走、看、问的方式,仔细查看了河道周边环境卫生、河面保洁、水体颜色、排查河道安全隐患等情况,并沿途捡拾河道垃圾,清理河岸环境。
“丹江口库区是我们的生态瑰宝,保护好库区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巡河也是一项民生工作,必须全心全意做好。”巡河期间,市人大代表、丹赵路街办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叶玉群说道。
法治宣讲 架起沟通群众“连心桥”
为了打造“河畅、水清、景美、岸绿”的生态环境,作为市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知法学法才能更加爱水护水,涉及到“净岸护水”的相关法律和案例有哪些?
……
带着这些疑问,该院检察官在茅腊坪村委会广场为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在生产方面,我们从事养殖要收集处理粪污,不偷排乱排垃圾和废水;生活中,我们不在库区从事违法垂钓、乱抛杂物、洗车等可能影响水质的活动,要做到垃圾要分类、污水不乱泼、柴草不乱摆、秸秆不乱烧。”宣讲中,该院青年干警张耀虎以市民履行“守井人”的责任义务入手,结合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典型案例,向群众详细解读非法狩猎罪、盗伐、滥伐林木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罪名。该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张玲丽就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细致解答。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代表“心声”就是群众的“呼声”,检察机关需积极“回声”。下一步,该院将以“检察联络站”为载体,把优质检察产品送到代表、群众身边,以慎终如始、止于至善的标准,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动“人大+检察”监督切实落地长效,努力为“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持续贡献检察力量。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