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谢鑫 )11月23日,湖北高院调研组到大冶专题调研指导商事纠纷“共享法庭”建设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大冶市总商会、高新区、泰隆银行等商事纠纷“共享法庭”服务站,详细了解“共享法庭”硬件设施、人员配备、运行机制及工作成效,查阅相关台账资料,并与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流,就当前“共享法庭”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指导,共同谋划“共享法庭”建设思路。
调研组充分肯定大冶商事纠纷“共享法庭”建设工作给予,对“共享法庭”在发挥指导调解、在线诉讼、普法宣传功能等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表示认可。就下一阶段商事纠纷“共享法庭”工作,调研组强调,要在利用好现有资源,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优服务实现辖区内“共享法庭”快覆盖、广受益的同时,注重成果转化,持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更好地发挥“共享法庭”的平台优势,让群众“共享”司法便利。
今年来,大冶市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诉前、诉中、诉后全流程优质诉讼服务,突出“低成本、高效率”,推进“建设商事纠纷‘共享法庭’”改革,提供“家门口”“指尖上”的司法服务,助力企业跨越“数字鸿沟”,共享司法“数字红利”,引领企业发展“加速度”。已成立商事纠纷“共享法庭”服务站18个,诉前调解商事纠纷等案件2091件,调解成功1639件,调解成功率达78.16%。“共享法庭”服务站点实质化运转以来,大冶法院新收民商事案件数增长率由2022年的28.64%下降至今年的11.3%,民商事案件增长速度显著放缓,相关工作经验先后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法治日报》、湖北省电视台、《湖北日报》等媒体宣传推广。
黄石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恒敏、大冶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毛文胜、大冶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敬涛等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