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下次考试我能考双百分。”“希望妈妈下次回来记得给我带草莓熊。”“希望我以后能成为像检察官那样的人。”……在建始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案中心,有一棵彩色的心愿树,上面写满了孩子们大大小小的愿望。
今年以来,建始县检察院主动延伸检察监督触角,创新工作方法,融入社会力量,启动“未爱·圆梦”行动,在开展监督办案、法治宣讲、检察开放日的过程中,未检干警耐心引导孩子们写下所思所想,收集他们的心愿。孩子们一笔一画认真写下的心愿,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拉近了未检干警和孩子们的距离,推动了未成年人保护关口前移,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保护,守护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截止日前,心愿树上累计收集心愿26条,通过检察履职,已完成15条。
“希望妈妈能陪在我身边。”
检察官第一次见到某案件被害人小雨时,她满脸透露着防备,目光闪躲,情绪低落。小雨在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爸爸生活。小雨的妈妈迫于生活压力外出务工,女儿的经历让她心痛又着急。事情发生后,小雨一直闷闷不乐。为了开导小雨,承办检察官带她来到了心愿树前,鼓励她写下了自己的心愿。
“希望妈妈能陪在我身边。”小雨的心愿让承办检察官心酸不已,主动联系了小雨的妈妈,将小雨的心愿转述给了她。一边是年幼的女儿,一边是生活的难题,就在小雨妈妈不能两全之际,检察官联系了当地镇政府,在小雨家附近为小雨妈妈找到一份工作。工作解决了,但抚养权问题一直悬在小雨妈妈心头。为了小雨的健康成长,建始县检察院依法支持小雨妈妈起诉争取小雨抚养权,3月,法院判决小雨由其母亲抚养,并随母亲共同生活。
“妈妈做的饭可好吃了,检察官阿姨快来尝尝。”8月,检察官回访时,小雨开心地邀请检察官进屋。看着如今快乐自在的小雨,承办检察官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
“希望爸妈能多听听我的心里话。”
2022年7月,小王经人介绍将自己名下一张银行卡借给他人,并使用该卡协助他人转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资金,小王获得佣金1500元,其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希望爸妈能多听听我的心里话。”这是小王写在心愿树上的心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带着疑问,承办检察官对案件进行了详细审查,并耐心与小王沟通。原来,小王的父母对小王要求十分严格,但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和小王的相处时间较少,缺少沟通。正处在叛逆期的小王认为只有自己经济独立,才能摆脱父母“控制”,于是萌生了自己挣钱的想法,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最终走入歧途。
“家庭教育离不开父母的深度参与,作为家长,要教知识、育品德,更要注重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检察官从重塑亲子关系、转换思维方式、有效开展家庭沟通等方面对小王的父母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和家庭教育责任。同时,该院还向小王的父母发出一封家庭教育指导信,为他们提供更多更详细的指导建议。
“我想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我想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2023年年初,在不起诉宣告结束后,涉嫌偷越国边境罪的小亮将自己的心愿贴在了心愿树上。
案件已经完结,但为了实现小亮的心愿,帮助他找到工作、回归社会,检察官依托该院创建的“检察官+团干部+司法社工+志愿者”的未检办案新模式,联系了团干部、义工和志愿者,组成帮帮团为小亮量身定制帮教方案,通过让小亮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等形式帮助他找到自身价值,提升工作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检察官还积极对接人社部门,根据小亮的实际情况,帮助他梳理“就业清单”,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指导建议。
“我找到工作了,虽然工资不高,但能养活自己,还能跟着师傅学一门手艺,你放心!”5月24日,检察官在上班途中接到了小亮的电话,小亮兴奋地分享了找到工作的好消息,话语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一张张心愿纸,记载着未来的希望与萌动的青春;一棵心愿树,挂满了朴素的愿望和别样的理想。心愿树越来越枝繁叶茂,梦想贴随风飘曳,记录着美好,承载着希望,满树的心愿在法治的护航下必将硕果累累。
(魏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