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 14:58:26 来源: 点击: 0
“检察人才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久久为功!”日前,最高检对深化人才强检建设、健全人才工作机制等作出部署,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立足实际抓好落实,用更加科学务实有效的机制,为检察人才工作注入源头活水。通城县人民检察院以“素能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完善各项机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措并举,推动青年干警在各项检察工作中脱颖而出。
青蓝结对,薪火相传
对于大多数青年干警来说,办案经验不足、无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等问题普遍存在,怎样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更是一大难题。
为了帮助青年干警解决这一“烦恼”,通城县检察院深入实施“青蓝结对·导师帮带”工程,由分管院领导或本部门资深业务骨干担任导师,与青年干警结对,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带,助力强化青年干警讲政治、善思考、懂业务、勇担当的综合素能,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今天在这里公开开庭审理此案,不是为了加重被告人的罪责,而是把失火的危害及案件的警示作用传递给大家。”在巡回法庭公开审理一起失火案件时,梁雨婷现场释法说理。
梁雨婷是去年进院担任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的,她的导师是曾获“全省检察业务专家”称号的四级高级检察官方金标。为了更好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梁雨婷迅速适应岗位,进入工作角色,方金标在了解梁雨婷性格特点、学习经历后,从文书写作、办案实践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帮带计划。从每一次法律文书的打磨、每一次案件庭审的预判到每一起案件办结后的复盘,师徒二人都会一起进行探讨、反思、总结。仅仅一年多时间,梁雨婷从最初参与重要案件办理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熟练将所学法律理论融入办案实践,成为办案骨干力量。
对于她的快速成长进步,导师方金标总是不吝赞扬,针对办案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更多的则是传授方法、技巧、经验。梁雨婷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更显从容、专业,写出的法律文书越来越成熟,工作上也更加积极主动,从初入检察院青涩懵懂的“95后”研究生成长为一名业务工作娴熟的检察官助理。
通过实施“青蓝结对·导师帮带”工程,已有12对检察干警结为师徒,青年干警通过导师传帮带认识自身短板,多学、多思、多问,学到了真方法、真本事,该院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骨干力量薄弱、青年干警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学练融合,促进促干
5名青年干警入额检察官,6名青年干警担任部门副主任,3名干警入选全省检察人才库……“青春·隽检”工程是通城县检察院着力提升青年检察干警综合素能的成长平台。依托该平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案例研讨、轮岗锻炼等活动,培养青年干警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难能解、交案会办的能力和水平。
“要将庭审的重点放在全面指控犯罪上,在与辩护人对抗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对待。”在“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案例研讨会上,检察长向青年干警上讲授提升庭审能力的理念和策略。一方面,该院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以讲促学、以学提能的作用,检察长带头开设法律文书写作、案例撰写、庭审控辩等系列讲座,各部分管领导确定主题轮流授课,鼓励业务部门青年干警轮流上讲台分享讲解典型案例或者培训成果,通过以案促学、成果共享,启发干警破除思维定式和工作惯性,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该院坚持将调研作为推进工作、提升质效的重要手段,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干警参与重大课题研究,通过“调”“研”并重,强调调研成果转化,不断提升青年干警在调查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以来,院领导带头认领调研课题6个,围绕案件罪名、监督履职、内部管理等方面开展调研。同时,加强与县人大、县委党校合作开展联合调研,围绕轻罪治理和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抽调青年骨干力量组成调研专班,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其中,第六检察部胡红霞通过调研撰写的《通城县人民检察院关于盗窃案件发案趋势及对策建议的报告》获得县委书记批示。
新时代检察人员既要会办案,也要会写作。“青春·隽检”工程有效解决了青年干警不敢写、不会写、写不好的问题,提升了青年干警案例撰写能力。
完善机制,多元发展
玉琢,方能成器。通城县检察院始终秉持“全员人才观”理念,以加强检察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致力于探索更加合理的选拔用人制度,采用更加科学的标准评价人才,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脱颖而出。
积极探索建立员额检察官动态管理机制,改变“到期就入”为“差额遴选”的用人导向,形成能者上、不能胜任者退的良好局面,激发优秀检察官干事创业热情。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区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差,重点解决青年干警“躺平”思想,提高青年干警办好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一步优化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对办案质量和效果的评价,突出政治与业务的深度融入,通过对数量、质量、效果等综合考评,促使青年干警贯彻新司法理念,努力提升检察业务整体效能。积极畅通人才引进渠道,打破人才交流壁垒,以系统育才促系统成才,该院第六检察部胡红霞就是通过人才交流机制于2021年从法院系统引入。鼓励青年干警多元发展,严格执行轮岗制度,确保人岗相适的同时,让青年干警在不同岗位上多接几次急活难活、多办几个大案要案、多担几份苦事杂事,培育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作风上更加成熟的综合型检察人才。重点关注“四大检察”人才储备情况,合理配置各部门检察人才数量,加大各个检察条线业务能手培养力度。
该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李红英进入该院民行检察部门工作十余年,共办理民事行政案件460件,办案效果良好。在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人才紧缺的大环境下,李红英先后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首批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全省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人才。
“涉企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具有隐蔽性和技术性,检察机关的能动司法,看同步推进涉知识产权犯罪的治罪与治理,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是该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吴佳备在一次青干班案例研讨会上的发言。作为全省检察机关首批知识产权检察人才,今年5月,他参与办理的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成功入选全省第四批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下一步,通城县检察院将不折不扣落实检察人才工作各项措施,齐心协力营造爱护人才、聚焦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
(毛珍珍)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