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司法保护,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了解、认同和支持,9月27日,浠水县检察院举行“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检察开放日活动。
活动中,邀请8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走进检察机关,通过现场走访、观看专题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交流互动,增进共识。
以案说法 直观感受办案成果
活动开始,受邀嘉宾前往南城翟港河部分河段,以现场听履职、实地看效果的方式了解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沉浸式体验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守护群众美好生活的担当作为。
“第一次听检察官讲公益诉讼办案故事,了解了污水直排、水污染的法律后果,确实受益匪浅。希望检察机关加强公益诉讼的宣传,让这些案例‘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知法、懂法、守法。”黄冈市政协委员、浠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杨慧丽说。
观看专题片 了解公益诉讼职能
在浠水县检察院,受邀嘉宾们观看了该院拍摄的公益诉讼专题片和公益诉讼题材微电影《万年台焕采记》,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检察公益诉讼的主要内容、监督领域和履职方式。
“这部微电影当时我们也参与了拍摄,检察机关为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应该继续深入挖掘和拓展。”黄冈市人大代表、浠水县楚剧团团长范得迟说。
座谈交流 积极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浠水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通报了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数据、主要做法和机制建设情况,并针对服务发展大局、推进办案能力建设、拓展工作成效、检察公益诉讼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交流环节,应邀参加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充分参与,踊跃发言,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意见建议,表达了对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高度评价了浠水检察的工作成效。
会上,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志锋就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了感谢。他强调,检察公益诉讼一路走来,从最初的的制度设计,到现在的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该院将更加自觉主动接受外部监督,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努力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共同打造浠水生态文明新名片。
(张锐军 徐久红)